(资料图)
只要出现了信用货币,那就一定会贬值。因此时信用货币没有相应的等价物作为保证货币购买力的基础,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越印越多,越发越多。对此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有句名言,“通货膨胀说到底就是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只要在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贬值就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经济现象,而且无论是国家政府如何防范它都是无法避免的。
其实是在现代的信用货币体系下,尤其是现在金融还出现了中央银行和派生货币体系。此时想精确的计量出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数额,已经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央行只能反复的小心测试来推断现在市场中的货币数量是多是少。如果觉得数量多那就收紧一点,如果觉得数量少那就宽松一下。
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其实如果市场中流通的可交易的商品总量同发行的货币总量一致,那么就不会出现货币贬值。如果发行的货币数量少了,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如果发行的数量多了,那么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货币就会贬值。但为什么通缩的发生的情况少,而膨胀发生的情况多呢?
这其实就与货币在市场流通中产生的各种情况有关,有些人可能会窖藏货币,也就是说收到货币之后不再使用而把它埋藏起来隐藏起来,尤其犯罪人员以及贪污人员最喜欢这么做。那么市场中的可流通货币数量自然也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央行也只能不断的印刷货币,或者放开货币乘数为市场中造出更多的货币。
对于一些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货币贬值更加成为一种常态,因为此时不断扩大的商品流通总量越来越大,而原来发行的货币总量已经不足以市场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货币会被制造出来,他们确实符合了市场流通的需要。但是他们不符合商品等价交换的需要,那么币值自然也会越来越低。
在这一方面,其实50年代的日本以及20年代的美元展现无遗。在那个时代货币的总量供应特别少,购买力就显得尤为强劲。但是随着经济的大发展。货币就开始发生了贬值。但是随着经济增长的缓慢,货币的贬值速度会越来越慢,最终也会越来越稳定。
我们可以了解下美元的贬值历史,20 世纪初,1 美元可以买到 1 双高档定制皮鞋,30 年代大萧条之前能买一套女装,60 年代还能买三份外卖。美元在1945年之后迎来了高光时刻,币值坚挺,贬值速度比较慢。但是一直到了随着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之后,美元开始加速贬值,现在 1 美元只能买一首线上歌曲。在这100年间,美元彻底贬值92.3%,现在还是在贬值过程中,只不过速度有所放缓。
当然未来如果出现了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的数字货币。人类有可能真的能计算清楚在外面流通的货币总量,假如国家不想有意的进行货币贬值,偷偷发行更多的货币,那么货币的贬值有可能真正被停止。你觉得可能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