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区域集中供冷不是建筑改造减碳路径

2022-09-09 22:31:03

来源:36氪


(资料图片)

2020 年 9 月,中国向全球提出 " 双碳目标 " —— 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两年多来,中国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双碳目标下,既有建筑改造如何配合能源结构的变化?在 9 月 8 日的第十四届全国既有建筑改造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做了《碳中和与既有建筑改造》的报告。

江院士表示,既有建筑要进行节能改造,一是要实现全面电气化,既有建筑电源侧要由可以调控的电源为主,转为不可调控的电源为主。

江亿认为实现零碳能源,需要全面电气化,尽可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要建设「零碳能源系统」。其关键任务在于储电,要解决电源侧与用电侧在时间上的不匹配问题。

二是建筑用热方面,要由各种燃煤、燃气的锅炉、热泵,转为零碳,通过回收各类的余热资源,实现跨季节储热。

无论是从 " 热 " 还是 " 电 " 来说,都应控制总量,加强节能改造。一方面是是继续做好建筑结构的节能改造;另一方面是进行系统的改造,提高供暖、空调机电系统运行的效率,但要警惕以节能减碳为目标,发展大规模的区域供冷方式。

江亿强调大规模区域供冷不是减碳的路径,而是会导致大量的能耗增加和碳排放量增加。

北方大量集中供热,以前是为了解决燃煤热源,未来是为了解决实现各种余热排放。而冷跟热是截然不同的,实践证明居住建筑分散空调电耗比集中空调电耗低得多。对于办公、学校等建筑等等,也存在这种问题。

实际上做区域供冷在中国大概最早算起来有二十年,但是从南到北,用气集中供冷的这些工程案例,几乎没有哪一个项目能够实现建筑节能标准里给出的公建或者住宅电力用能标准的要求。

江亿指出未来相较于新建建筑,既有建筑改造将成为国家建设重点。碳中和目标应该是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目标,也是主要任务。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 建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