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领奖品?扫码就可以吗?”
【资料图】
在2022全球数商大会期间,除了主会场里人头攒动,门口一个长1米宽0.5米的小桌前也围满了人。工作人员一边向大家热情介绍数商大会数字资产的兑换权益,一边对注册过程中遇到各种疑问的“尝鲜者”们进行答疑。
这个有趣的小场景是本次大会以“数联全球、商通未来”主题的缩影,正反映出数商生态加速成势,数据价值持续释放,数字经济蓬勃兴起。
数字资产“得来全不费工夫”
人们对数字资产充满了好奇。但不可否认,大家对线上数字资产的申领热情主要来源于对线下看得见、摸得着的琉璃纪念球和数节灯。相比之下,“扫码可得”的数字资产还要限时限频交易和限时限次转赠,也让一部分人觉得有点麻烦并放弃。
经过三分钟左右的注册申领,第一财经记者获得了编号为364的2022全球数商大会首发数字资产。产品的服务商名为高光时刻,定位为提供专业的数字纪念品基础支撑服务,致力于数字纪念品的推广和收藏,铸造在浦江超链上。操作流程显示,这款数字资产已经在中国数字资产网上进行了备案登记,认证并绑定了数帐通后就可以进行转赠或上下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流通。
这款数字产品是上海数据交易所的挂牌产品之一,预计全年数据产品累计挂牌数超800个,数据产品交易额超过1亿元。如果从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全球数字资产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非国家主体发行的数字资产总值从2016年约140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约3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190%。
“新加坡的监管机构以及香港的证监会近期批准了一些数字交易场所的牌照。像美国也提出要为NFT,为数字加密货币以及数字商品提供一个在线的交易场所,我觉得这个是现在全球面临的数字产业大的趋势。”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高平在介绍数字资产概念及商业逻辑时分享了一组数据,全球各个国家围绕数字资产形成一定规模的交易场所已经有超过300家左右。
有了产品和交易方,数商的发展繁荣还离不开交易的增长。“能交易的叫NFT,不能交易的叫jpg”,这似乎道出了数字资产发展至今的尴尬,没有交易流通,价值如何体现?
为了更好地体验数字资产流通的全过程,虽然凭空拥有一份数字资产的“豪横感”让人有点不舍,记者还是选择了绑定银行卡,并以200元价格上架这款数字资产开始转让。相较于同场其他“幸运儿”迅速以88元或188元的价格出手成交,截至发稿,这份数字资产依然静静地躺在记者的账户里。
“谈到数字资产的话,其实还是要回归它的经济属性,而且数字资产一定不等同于比特币,也不等同于去中心化的一些代币的功能。”高平说。
交易增长是数商繁荣关键
与此同时,数商生态也在持续不断扩大、发展。从类型上来说,数据生态覆盖咨询、安全合规评估、分类分级、交付等十种类型,截至目前,上海数交所签约数商企业超500家,对接数商企业超800家,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
高平以国货潮牌的数字焕新为例,提到数字资产的为老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注入了数字化的内涵。“我们看到现在数字资产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线上的权益,同时它会带动线下的权益,这里面特别是线下权益的兑现的时候,会带来我们个性化定制以及柔性化制造模式的创新。”
华山263老字号品牌馆是一座汇聚了沪上222家老字号品牌的新展馆。就在“华山263老字号品牌馆开馆珍藏”数字资产发布当天,参与品牌馆线上预约抢购人数达5万人次,首发前三日数字资产收藏量达30万次,老字号品牌馆市场关注人次累计达3500万,其中抢到数字资产的用户可获得线下参观权益,编号前50位还可领取老字号品牌线下权益包。
数字资产的发行有效地牵引用户从线上走到线下,参与到老字号品牌的互动体验与实体消费中,从而推动老字号品牌焕新融合发展,构筑老字号品牌市场竞争新优势。
“希望我们能够不回避这样一个大的趋势,同时能够积极拥抱数字资产,而且是共同去探索这样一个数实融合的发展新路径。”高平说。
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下组建的准公共服务机构,上海数据交易所紧扣国家数据交易所的定位,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上海数据交易所已建立起数据交易管理办法、交易规范、指引等,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在制度体系建设上保持引领。目前,上海数据交易所组织制定的《数据交易:第一部分,数据产品质量评估规范》和《数据交易:第三部分,数据流通交易合规指南》已经通过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地方标准立项评审,正在推进数据交易定价方法、数据产品及服务权益标准以及数据资产化评估标准。
“这里边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但不管怎么样,已经告诉想进入市场的人,我们是有规则的,尽管这个规则也在迭代当中。”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院院长黄丽华此前告诉第一财经。
目前,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在围绕打造全球数据要素配置的重要枢纽节点的目标,紧扣建设国家数据交易所的定位,体现规范确权、统一登记、集中清算、灵活交付“四个特征”,积极打造高效便捷、合规安全的数据要素流通与交易体系,引领并培育发展“数商”新业态,为我国在2025年之前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基础制度建设、数据要素流通规则建立等方面的探索做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