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12月中旬,22个典型城市基本已完成了2022年第三轮集中供地。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不少城市都进行了4-6轮供地,这一变化也让集中供地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与2021年相比,土地市场仍深陷调整期,热度一路下滑。2022年集中供地整体呈现四大特点:
(相关资料图)
1,成交规模逐轮递减,供地计划的完成率偏低;
2,土拍政策一路宽松,但效果毫无起色;
3,城投依然“托底”,除城投、央国企以外的企业,今年投资基本暂停;
4,城市分化进一步加剧。
集中供地初衷为了抑制土地市场过热,到今天不断放松政策刺激土地市场热度,随着经济、行业、企业的背景和发展逻辑发生转变,未来供地会逐步淡化“集中式”,无论是从成交量还是市场热度来看,集中供地的城市名单或将调整。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热度一直走低,多家规模房企遭遇流动性危机,楼市成交规模持续下行。尤其是2022年,市场仍在“筑底”,土拍热度并未出现预期的“回暖”。
此背景下,土拍规则也在这两年间也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调整,呈现“松—紧—分化—更松”的变动趋势。各地土拍门槛相继放低,加大中心城区土地供应、降资质、降地价、提限价等措施纷纷出台,但整体效果并不显著。
CRIC数据显示,22个重点城市2022年前三轮集中供地中,中心城区的供地比重均在48%以上,比2021年三轮中心城区供地比重高出5-8个百分点不等。
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更为明显,更多城市采取了“少而优”的土地供应方式,半数以上重点城市中心城区供地比重超过五成。
典型如杭州,第三轮推出的19宗涉宅地有15宗位于主城区,中心城区供地比重高达79%,包括钱江新城二期、艮北、申花、西兴等热门地块,最终19宗地块中有8宗触及上限价格进入一次报价阶段,触顶率达42.1%,超过了首轮的38.3%、二轮的26.7%。
此外,合肥、宁波、苏州等城市中心城区供地比重也处于高位,多在65%以上,比前5轮集中供地中心城区供地比重明显提升。
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为了减少流拍,促进土地成交,多个城市在土地供应端释放利好,包括降低拍地资质、减少土拍保证金比例、延缓土地价款缴纳期限、降低配建要求等减少房企拿地压力。比如成本方面,最直接的就是竞买保证金比重逐渐下降,典型如苏州,竞买保证金比例由去年二轮的30%-50%降至去年三轮的30%再降至今年的20%,对房企的资金要求明显放松,保证金比例一再下调。
事实上,经历了多轮土拍规则的调整,许多城市土拍规则已经松无可松,降资质、降成本、増利润空间等已经成为常态。
尽管土拍门槛明显下调、盈利空间增加的情况下,房企拿地积极性并未充分调动。
重点城市2022年第三轮集中供地整体溢价率仅有2.5%,较2022年第一、二轮溢价率明显下调,而对比2021年首轮14.8%的高溢价更存在较大差距。以广州为例,2022年第三轮土拍整体溢价率仅0.5%,较第二轮下降近6个百分点,且仅有2宗地块溢价成交,流拍率高达25%。
2022年整体土地成交规模显著下降,多数城市供地计划完成率偏低,截止11月15日,已完成三轮土拍的城市总成交规模为3460万平方米,总成交规模也多不及前两轮。
截止11月中旬,已完成第三轮集中土拍的18个城市,合计成交建面约3460万平方米,即使考虑还未开拍的郑州、长春、重庆和沈阳,22城第三轮集中成交体量预计仍不足4000万平方米。成交幅数也降至新低,18城共成交326幅地,即使郑州、重庆、长春及沈阳等出让地块全部成交,也难以追平上一轮。
在加大中心城区土地供应结构的背景下,大部分城市22年第三批次土地集中成交规模较上一轮出现收缩,诸如南京、杭州、无锡、宁波等城市第三轮成交规模较上一轮降幅都在四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