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企业,没有外资,也没有外国所谓的国际人才,一万几千个研发人员全部来自中国高校,而不是‘海归派’”。
董明珠对格力的“自信”,不知道“刺伤”了多少“民族企业”的脸,至少2003年穿上“洋装”的南孚不敢抬头。
(资料图)
董明珠
作为昔日中国电池界的霸主,南孚的辉煌却在2003年被毁了个一干二净!
南孚也有烦心事
这不符合商品市场的规则,可事情发生在南孚的身上却多出了几分合理,毕竟它的身份“镀了金”。
图片源自网络
它的前身南平电池创建于1954年福建南平的一处偏僻山沟,别说走出乡村发家致富了,厂里日子过的紧张到随时倒闭都有可能,但是在福建师范化学系高材生陈来茂来到之后,南平电池的腾飞才进入了进行时。
专业对口外加对电池行业很有兴趣,陈来茂很快通过与北京、上海等地方知名电池厂联名的方式,让南平电池打响了知名度,打开了名号。
陈来茂(左)
农村有句俗谚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有客户购买才会有回头客的诞生,南平电池就此一炮而红,陈来茂并未就此自满,而是放眼全国,将目标锁定在尚未普及的碱锰电池。
市场是个神奇的地方,陈来茂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乘上寻呼机的东风。
寻呼机的风靡让南平电池的5号和7号电池的销量大涨,小门小户出身的南平电池凭此一跃成为国产干电池的领头羊。
图片源自网络
盛名在外,自然也不缺乏做大做强的投资商。
在1988年的时候,南平电池和香港华润百孚、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福建分公司合资创建了南孚电池,这样的作为让电池行业中出现了首家合资企业,也为未来的不太平埋下了祸乱根源。
毕竟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会更加的合理。
凭着400万美元与1000万美元的投资,摩根士丹利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成为了南孚电池的控股公司,虽然中方占据51%的股份,可第一次合资埋下的祸根却是直接将南孚送上不可转圜的地步。
图片源自网络
身为南孚的中方控股公司之一,香港百孚却在最为关键的时刻掉了链子。2000年它在香港投资失败,为了回转资金,就将自己所持有的股权转让给了摩根士丹利。
这一下,控股占比的大头便成为了国外,可这还不够。
另一股东也将其占有的20%股份予以转让,虽然一开始并不打算卖给摩根士丹利,但是盯上这块肥肉已久的摩根士丹利当然不会错过,最终还是将这珍贵的股份收入囊中。
图片源自网络
中外合资公司成为外方控股,南孚电池不仅不敢再言民族企业的招牌,就连计划许久的上市也因为股权变更过于频繁失去可信度,与在香港上市的资格失之交臂。
南孚电池的第一次上市之路以失败告终,但即便利用资本运作夺取了南孚电池的控股权,摩根士丹利对南孚也却是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积极影响。
众所周知,南孚电池是靠着传呼机市场起家,可传呼机毕竟不会是永远的市场主流,在1999年诺基亚因为多款机型畅销全球的时候,摩根士丹利就向南孚提出了传呼机市场衰退的信号,让南孚得以提前应对。
图片源自网络
商场如战场,开源的同时也应该学着节流。考虑到这一点,为了节省南孚成本,摩根士丹利为之专门请来了美国著名的人力咨询公司,帮助其改造体系,成功在没有裁员的情况下,节省2000多万元的成本。
正因这样南孚才能在2002和2003两年实现逆盈利,可南孚最不应该的就是将资本家当做善人。
图片源自网络
销售额出现负增长利润却有增无减的时候,南孚电池总经理丁曦明说“跟着‘洋东家学习到了不少先进经验”,可摩根士丹利是个在商海沉浮多年的商人,在看不到产品销售额增长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补救,第二反应就会是变卖。
丁曦明
它如此用心改良南孚,求的就是南孚能够在香港成功上市为其带来巨大的股票收益,可是上市碰壁之后,南孚在摩根士丹利的眼中,就只是一枚无用的弃子,转手就将其在2003年的时候卖给了美国消费品生产商吉列公司。
由炙手可热的民族品牌成为外资手里的筹码,身为创始人的陈来茂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他在2003年的时候黯然辞职,亲手放弃自己“养大”的孩子实非陈来茂的本愿,而作为“孩子”,南孚也开始了新一轮的颠沛流离。
退下龙头成为二把手
图片源自网络
那便是金霸王。
陈来茂放弃南孚的2003年,金霸王公司在东莞投资了一家全资子公司,用来生产该品牌的电池,它在中国市场开拓了十年,市场占有率一直徘徊在3%左右。
要知道,南孚在国内碱性电池市场的占有率可达60%,如此看来,金霸王与他交手无异于鸡蛋碰石头的不自量力,可现实并非仅是表面看到的这样。
图片源自网络
2001年的时候,吉列推出了一款特别版的“锋速3”剃须刀,凭着“冷静蓝”的颜色,该款产品迅速攻占市场,引入红色剃须刀之后,吉列的销售额再创巅峰。
既是自家产品,锋速火了之后,金霸王的销量也是水涨船高,市场占有率有着铺天盖地的卷袭之势,就这样,南孚的一腔雄心憋死腹中,成为了金霸王杀入国内市场的铺路人。
这样做或许有些冷血,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
图片源自网络
既然国内市场干不过南孚,金霸王也不硬上,转而化劣为优,利用南孚的销售渠道代销自己的品牌,这一招的赢面很大,不过一年金霸王就卖出了1亿多只电池。
市场就是这般的此消彼长,金霸王的销量多,南孚的需求单自然而然就会减少,即便依旧坐拥碱性电池老大的宝座,但南孚实际已经走上了下坡。
就算这样,它依旧迎来了新一轮的易主。
图片源自网络
2005年1月宝洁通过收购吉列成为了南孚的新主人,打着以南孚为棋子拓宽金霸王电池在中国销售的算盘,作为踏板的南孚发展肯定好不到哪去,最夸张的一段时间,南孚好像被时代遗弃,就像从来没有崛起过一般泯然在了日新月异的市场。
南孚的资质很好,但是宝洁并不想做大做强这个品牌,甚至在2014年的“全面瘦身计划”中,将南孚和金霸王都列入了清理之列。
图片源自网络
幸运的是,鼎晖资本没有放弃南孚,它以5.8亿美元的价格拿下南孚78.78%的股份,成为了最大控股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鼎晖资本也并非是没有条件,它给南孚定下的要求是尽快拓宽业务范围,并在此同时将电池业务在营收中的占比降低一半。
辗转易主多次,除却最开始的陈茂来,南孚终于遇上了“第二好”的老板,面对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这一次南孚选择了紧紧抓住。
图片源自网络
南孚不再将所有目光锁定在电池这一单一方面,而是审时度势紧追市场潮流,苹果发布手机南孚就做无线充电器,女性口红新出一款样式,南孚就立即设计出台类似包装的充电宝。
作为中国生却并未完全中国长的南孚,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向“前辈们”请教不一定会收获师傅也有可能会引狼入室的实情,而有了鼎晖资本的庇护之后,南孚的动荡依旧并未结束。
以蛇吞象的金蝉脱壳
焦震
简而言之的说,南孚电池的发展全部由宁波亚丰说了算,而他的最终受益人,正是鼎晖的投资总裁焦震。
三家公司成为了利益共同体,一丝一毫都容不得差错,只可惜,亚锦科技的前董事杜敬磊关键时刻犯浑,挪用资金,被判处了七年有期徒刑。
因为种种原因,南孚再次与上市失之交臂。
图片源自网络
资本市场沉浮二十余载,南孚电池再次迎来命运的交叉口,这一次等着它的是安徽安德利百货股份有限公司。
安德利在2022年发布公告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宁波亚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名义上是这么说,但他为的却是后者旗下的南孚,可以助力公司主营业务从百货零售到电池行业的转行。
虽然新能源成为时代热词,但是电池行业发展前景依旧是一片大好,即便南孚多年来颇不宁静,但是口碑和老字号的名头还在,安德利需要南孚的加持帮其快速切入优质赛道,取得较为领先的市场地位。
图片源自网络
并且,收购南孚也并不耽误安德利在新能源市场上的努力。
为了在能源发展板块立稳脚跟,安德利积极开拓业务,捕捉新能源领域新技术的研发,想要成为第一口吃上“蛋糕”的人。
资本家的博弈关乎的是南孚未来的发展,可是其如何踏上这条风雨飘渺的道路,却是应该自己反思的问题。
狠厉点来说,南孚这般的处境很大程度上都源自自己的咎由自取。
在企业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是南孚一时麻痹,只顾外部市场的莽冲,却忽视了自身分散的股权,它高估了商场的美好,没有预先定下相关资本退出的风险条款。
图片源自网络
从某些方面来说,甚至可以说是过于感情用事。
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自是不会有永远的敌人,预先没说好“分崩离析”时的利益分析,是南孚迈错的第一步,而接受外资介入,让自己失去话语权,亦是南孚最大的不该。
民族企业有着想要做大做强的野心当然是好事,为着这个目标,我们当然可以迈开大步承认西方的优秀,向他们学习,可学习和“帮衬”是两件事,在进取的路上失去“自我”实在是太不应该。
图片源自网络
委列吉列公司的时候,南孚错过了全球扩张的最佳时机,被外资控股的这些年,南孚错过的所有机遇更是不敢想。
可在中国的民族企业中,经受过这些或者正在经受这些的,不止南孚一个,如何寻求适合中国企业立稳脚跟,在世界上打响中国企业名号的道路,需要的是所有企业家们同仇敌忾,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不要让“南孚惨案”再现,世界商海也定会有中国红的色彩。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