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操作又现,CPI公布前修改计算规则,美国为好看的数据费尽心思-全球快报

2023-02-15 13:37:02

来源:王五说说看

北京时间2月14日晚间,美国公布了1月CPI数据,同比上涨6.4%,创下15个月来最小涨幅。美国的CPI与之后的美联储货币政策紧密相关,3月加息还是降息又关系到全球经济以及包括股市在内的各类金融投资品市场,所以大家都很关心这一数据。

6.4%的同比增幅虽然比预期的6.2%要高但这已经是美国连续第7个月CPI同比涨幅出现下降了,从去年6月的9.1%到今年1月的6.4%,美国为抗击通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过,公布本次通胀数据前美国劳工部的一些异常举动很值得玩味。


(资料图片)

美国的物价依然很高,高基数效应也没能奏效

美国从2021下半年开始发生通货膨胀,CPI一路上涨至去年6月的“峰值”,在经过连续8次加息后物价看着有了下滑趋势,但2023年1月的CPI涨幅依然十分恐怖。

第一,美联储的长期通胀率目标是2%,与现在的6.4%相距甚远。

第二,2023年1月CPI的比较基准是2022年1月的物价情况,而美国2022年1月的CPI同比涨幅为7.5%。一般来说基数比较大意味着涨幅不会太过明显,但美国的物价不吃这套,还是上涨6.4%。这意味着今年1月的平均物价相比于两年前增长了超过14%。

其实去年我已经听到一些财经大V提到今年开始美国的物价将会下跌,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高基数效应,毕竟2022年美国物价涨得实在太凶了,哪怕不加干预,同比来看也美国的CPI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涨幅。

现实并非如此,2023年第一个月的美国物价数据就打了他们的脸,在去年一月的CPI已经上涨7.5%的情形下今年1月还是上涨了6%以上,美国物价狂飙起来根本刹不住车。

两项改变,美国是数据处理高手?

此前市场预期美国1月的CPI同比涨幅为6.2%,实际结果为6.4%,为何会有差距呢?应该是与负责发布物价数据的美国劳工部近期的两项改变脱不了关系。

1.将两年调整一次CPI权重改成了每年一次。

权重的变化是会对CPI数据产生一定影响的。比如,猪肉价格上涨,增加猪肉权重会让CPI的涨幅更高。这项工作原本两年调整一次,2022年1月调整后要到2024年再调整。可美国劳工部去年年底将调整年限改成了每年一次,2023年1月也要调整了。

今年的美国货币政策可能会转向,CPI又是决定货币松紧的最关键因素,这个时候缩短权重调整周期存在为货币政策转向创造前提条件的嫌疑。

2.增加住房项权重,降低二手车项权重,“意义非凡”

这次调整权重涉及的项目不少,包括住房、食品、二手车等,其中,住房权重从从32.9%升至34.4%。

为什么着重提及住房权重呢?因为住房价格的上涨是1月CPI的最大贡献者,几乎一半的价格涨幅来自这一分项,提高住房权重起到了助推CPI的作用。

问题来了,高通胀不利于美国,提高住房项目的权重会刺激CPI向上突破,难道美国就是要难看的物价数据?并非如此,美国的住房价格(房价和租金)已经处于非常高的位置,2023年1月同比上涨了近8%,峰值过后必然会逐步下调,提前增加权重使未来住房价格下跌后带动CPI大幅下跌。

降低二手车权重也是一样的道理。

目前二手车价格较低,为1月CPI而言属于“负贡献”,拉低了整体上升值。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手车的价格极有可能会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持续上升,推高整体物价。提前降低二手车项目在CPI里的权重起到了防范于未然的作用,等到价格上涨时对CPI的贡献因权重降低而变小。

这下大家明白了美国劳工部临时做出调整的目的了吧?可不是为了提高CPI数据,而是让2023年之后的物价数据更加好看,由此可见美国是处理数据的高手。

金融市场需要的是货币政策转向,CPI数据成为了关键

从2022年3月开始美国已经连续加息了8次,可以预见今年3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后至少还会再加25个基点。一年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为0-0.25%,一年后升至5%-5.25%,高利率会减少金融市场流动性从而影响美国经济。

需要解释一下哪怕停止加息也会对美国资本市场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

我们可以将金融市场当作蓄水池,货币是池子里的水,加息是抽水机,每加一次息相当于提高了一次抽水机的马力,假设当下每小时抽走100升的水,继续加息会提高抽水的速度,变为每小时抽走120升的水;不加息不意味着不抽水了,只不过抽水速度不再提高,每小时还是会抽走100升的水。

因此,不再从蓄水池里抽水甚至转而加水不仅需要停止加息还要降息,让抽水的速率从每小时100升降为80升、60升直至归零。

连续的加息让美股结束了十年牛市,华尔街损失惨重,美国政府与资本大佬们的关系错综复杂,华尔街需要股市不断上扬,金融行业又是美国GDP的主力军,降息对双方都有利,尤其是在目前联邦基金利率已经处于极高水平的当下。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主要参考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形势,比如非农就业数据;二是经济形势,比如GDP数据;三是物价形势,比如CPI数据。加息的本质目的是遏制通胀,所以三个方面里最重要的是CPI数据,另外两个方面起辅助决策的作用。

因此,2023年接下去的几个月里CPI成为了关键,只有“令人们满意”的物价数据才能逐步让货币政策转向。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的、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