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去年12月初,放开了对新冠疫情的管控之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小阳人”。随后,就有专家做出预测,春节前后第二波疫情将会到来。然而,令人感到欣喜的是,第二波新冠疫情并没有到来,人们又恢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之中,
最近,疾控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国内新冠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了,而且中国因新冠死亡率在全球保持着最低的水平,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与此同时,防疫专家张文宏也表示:第二波疫情的影响目前在可控的范围内,不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挑战。
事实上,我国防疫取得决定性胜利也是来之不易。在防疫这三年时间里,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三年前开始,我国每年就要投入数千亿的资金用于防疫工作,这才使得疫情得到基本控制,而我国新冠死亡率也是全球最低的。
【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三年的防疫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过度防疫的问题。比如,有些社区只要有一个人得了新冠,整个社区都要封闭起来。还有一些地方,对那些从低风险区域回来的人员进行14天隔离等等。
可能有人要问了,即使是出现了过度防疫的问题,最多也是国家多掏了点钱,以及给居民们的生活造成不便,其他的危害应该不会太大吧!其实,过度防疫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更值得我们反思。
现在看来,过度防疫会给我们带来三大后遗症,一起来了解一下:第一,国民消费需求持续下滑。由于之前不少地方采取了过度防疫政策,导致了很多人被封控在家,不能出去工作,大家都没有了收入来源,生存都发生问题。
就算之后放开封控政策,很多人担心失业、疫情反复等,也都想把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如今国民的消费率为39%,远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平均水平55%。显然,过度防疫给居民收入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而居民收入在降低之后,要想启动消费就无从谈起。
第二,过度防疫也影响到老百姓的就业。防疫这几年,对很多行业的冲击是很大的,比如餐饮、旅游、教培、航空、房地产市场等。从2020年到2022年,我国总共有46万家企业申请破产,很多企业由于效益不好,就降低了招聘需求。
而现在正好迎来了求职的高峰期,2023年有1158万应届大学生要毕业找工作,这还不包括社会上各类求职人员。所以,过度防疫会给各行各业造成冲击,企业效益下滑,招聘需求就会减少,这会对老百姓的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第三,过度防疫也会影响到各地的财政收入。由于过度防疫,使得很多企业效益下滑。同时,想要投资创业的人也明显减少,各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会受到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受到过度防疫的影响,人们收入明显减少,购房需求也持续低迷。
这就使得开发商拿地积极性骤降,各地的土地财政收入也大幅缩水。所以,过度防疫对各地的财政收入影响也是明显的。接下去,各地很可能会减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数量,以及降低他们的工资待遇了。
在过度防疫之下,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很多的后遗症,我们应该事后进行反思。同时,这些后遗症将还会持续发酵一段时间,大家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不过,随着对疫情防控的全面放开,新冠已经悄然离场,人们生活和工作又回到正常状态,一切都会慢慢恢复过来,大家也不要为此过于担心,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