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大作为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助力高端制造补短锻长

2023-03-12 20:45:10

来源:证券时报

科创板运行三年多来,汇聚了500多家上市公司,成为注册制实施以来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的主要集聚地。

据统计,250家科创板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23家科创板公司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4家科创板公司产品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这三类企业(以下并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计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近五成。


(资料图片)

这些“小巨人”企业,充分彰显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助力高端制造业补短板、锻长板。

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提升竞争力

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一大特点便是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长期专注主业。2022年,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总体稳定增长,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904.19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逾七成公司营收保持增长,44家公司增长幅度超过50%;归母净利润725.21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过半数保持增长,52家公司增长幅度超过50%。

这些公司专注核心业务,用时间酝酿技术,将精力投入竞争力提升,阐释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的匠心。

在特种功能材料领域埋头苦干二十余年的华秦科技便是其中一例。自1996年起,华秦科技便开始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开展特种功能材料技术预研和培育,持续深耕特种功能材料领域,经过二十多年艰苦攻关,突破了多项特种功能材料研发与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瓶颈,在中高温隐身材料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凭借高技术构建护城河,成为目前国内极少数能够全面覆盖常温、中温和高温隐身材料设计、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实现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47%。

技术工艺精益求精终成“隐形冠军”

在多个面向科技前沿的细分领域,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都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在细分行业将核心技术、工艺及产品的质量性能做到极致,精益求精,终成“隐形冠军”,为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进程提速增效。

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是装备制造的重要基础,其发展水平高低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指标。记者了解到,在“卡脖子”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领域,科德数控突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和出口限制,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机床和控制、反馈装置及电机一体化”供应商,高端五轴数控机床产品技术与生产和销售规模均处于国内领先。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电主轴产品,具有最大功率范围广、高可靠性、高速、精密、极高刚度等特点,能够满足多种复杂零件的加工需求,是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聚焦特色化产品和服务勇攀科技高峰

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聚焦特色化产品和服务,在行业和技术选择上“另辟蹊径”,有效连接产业链的“断点”、疏通“堵点”,勇攀科技高峰。

以煤炭洗选领域为例,当前主流的分选方法为湿法选煤。美腾科技却“反其道而行之”,聚焦干法选煤技术,研发煤炭智能干选设备,在保证提高煤炭分选精度的条件下缓解选煤对环境的影响。公司在深刻理解煤炭、矿业等工业生产流程中业务“痛点”的基础上,通过识别感知、算法模型、执行控制等智能化技术,解决具体工矿业场景需求,客户覆盖了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陕煤集团、山西焦煤等国有大中型煤炭集团下属企业,顺应“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践行创新驱动战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助力“制造强国”战略。

2022年前三季度,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投入合计317亿元,研发强度平均达15%,赛诺医疗等58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20%。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平均近三成,其中翱捷科技研发人员数量达到914人,占公司员工总数近九成。

得益于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和稳定的高水平科研队伍,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上市后,科创成色不断增强,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截至2022年上半年,平均每家公司拥有发明专利70项,其中华海清科等40家公司发明专利过百项。

铁建重工可谓其中的佼佼者。高原铁路大直径多支护TBM“高原明珠号”,全球最大直径23米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全球首台大坡度螺旋隧道掘进机“北山1号”……2022年,铁建重工加速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研发出一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其中“梦想号”被评为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我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这样一台台大国重器,它们是地下蛟龙,也是地下功臣。”铁建重工副总经理唐翔告诉记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