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经济停滞二十几年,这个说法不一定正确,但和过去的日本经济增速相比,这的确也是不争的事实。
(资料图)
在过去的20世纪下半叶,日本和香港、台湾还有新加坡被誉为亚洲四小龙,而日本在四小龙里的经济地位和其影响力,高居榜首。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1956年-1970年是日本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7%,1966-1970年这五年时间里,日本经济增长率长期维持在两位数以上。
时间来到上个世纪80年代,1980年-1989年日本的年均GDP增长率仅仅只有3.8%,随后日本经济继续下行,1991-1999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仅仅只有1.5%。
时间进入21世纪,2000-2008年,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则仅仅只有1.5%。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在某种意义上经济的确长期停滞不前。
从GDP数据上来看,2021年日本GDP总量为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甚至低于日本1995年的5.30万亿美元(不算通货膨胀的话),在当时,日本的产值相当于欧洲三大强国德英法之和,足以说明日本经济的恐怖。
算人均GDP的话,日本上个世纪人均GDP世界第三,高达4万美元,是当时美国的1.5倍,中国的70多倍。
日本的奇迹和衰落,德英法至今仍没有追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截止2021年,日本的人均GDP只有3.9万美元,远落后于美国的6.9万美元,也落后欧洲主流发达国家,德国经济2021人均GDP已经突破5万美元,法国和英国也在4万美元以上,从这个角度来说,从人均GDP的高低来看,其实德英法这些年来也并没有原地踏步。
换言之,从人均GDP的角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话,那么欧洲老牌强国德英法其实是已经追上了日本的,从人均GDP的角度来说,是追上日本了的。
当然了,既然要谈日本,那肯定绕不过广场协议,就想谈起美国的经济,总绕不开次贷危机一样。
日本的广场协议真的是欧美联合起来对日本的一次围剿吗?日本是被逼无奈才签下广场协议的吗?
其实真相和大众所了解到的、所看到的,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悬差的。
自从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的经济就不断虚高,其实就和我们今天的房地产市场一样,日元一路升值,而汇率的虚高又推动了日本的资产泡沫,因此日本上个世纪的经济奇迹,其实是有一部分水分在其中的,而日本直到今天,都还在不断挤破经济中的水分,去伪存真。
广场协议的背景是什么?是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所以签订此协议。
而日本的算盘是什么?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过热,日元升值可以帮助日本拓展海外市场,成立合资企业。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美国经济危机也好,还是日本经济危机也好,所有经济体的经济问题,最后几乎都是债务问题。
而日本这些年来虽然经济停滞了,但由于一直在主动挤水分,因此经济虽然增长有限,但经济发展其实比较健康。
当我们在说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足够支撑它健康长远发展时,其实我们说的是什么?是这个国家的教育机制、对科研的发展和投入、以及对人才的培养和留存。
这些才是支撑该国未来发展的长久之道。
而日本在这方面其实做得还不错,也是有目共睹的。
以色列、韩国、日本都是高强度的研发国,哪怕是在发达国家里面都名列前茅,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未来的经济发展虽然不可能跑的很快,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日本的经济增长停滞都二十几年了,为什么德英法还是没有追上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有必要来探讨一下“高收入陷阱”。
什么是高收入陷阱?
我们可以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想象成一个蓄水库,刚开始挖蓄水库肯定很好挖,几锄头挥舞下去,地上就会有一个坑,就能够蓄水。
但随着我们把坑越挖越大,光用锄头还不行,你还得会其他机械工具,于是就有了中等收入陷阱,当蓄水池到了蓄水库这个级别的时候,再想扩大蓄水库,难度无疑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其实经济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德英法都算是老牌发达国家,在国内的人口、资源、产业,等没有较大的影响之下,其实经济的增长真的会非常有限。
纵观世界上的所有发达经济体,每年的经济增速能够有5%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在剔除掉每年的死亡人口、出生人口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之外,对一个发达国家来说,不降反升,我认为这已经是比较难的的一件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德英法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日本,但经济总量却很难超过日本的原因,一旦经济体迈入了发达国家的门槛,经济增长必然会放缓,除非是一些重大的国际形势影响、人口结构变化等,否则很难会有较大的经济增长。
当然了,技术的改变也的确能够带来经济上的进步,但除开这些,一个发达国家在正常的航行中,很难在同期超过类似的发达国家。
在全球化的历史中,其实有很多经济学流派和观点,其中有一个说法是“贸易保护主义”,或者是贸易替代,大意说的是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发达国家的存在其实是有限的,高消费势必意味着高进口,而出口国家则承裁了那个被消费的经济体。
他们贡献了较低的劳动成本、相对廉价的商品和不错的质量,这就非常类似我们的制造业,而在过去,我们也的确享有世界工厂的美誉。
而依靠着这些制造业,我们也养活了大量的人口和飞速的经济增长,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成本势必会继续上涨,于是低端制造业的优势便不再,而低端制造业又会向其他低成本国家转移。
当低端制造业转移的同时,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为导向的产业还未形成时,就极度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
在过去,有一些国家是没有经过中等收入陷阱的,而是靠着战争成为发达国家,例如英美,而在战后世界,依靠着贸易和经济成为发达国家的,其实也屈指可数,不算太多。
日本的例子告诉我们,债务问题最终都会酝酿成泡沫问题从而爆发,这一点其实很难规避,就像市场派经济学家陈志武所说的那样:
每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都想着要去怎么应对、怎么应变,有没有一种可能是,经济危机就是生态中的自我交替自我兴衰的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呢?
日本经济也好,德英法经济也好,我认为未来的经济趋势,一定不是追求总量,而是追求人均,这一点非常重要。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