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锂电池份额创新高,但是钠电池可能是未来中低端车主流力量,让中国像光伏一样可以碾压性存在。
(相关资料图)
根据韩国专业机构统计,7月份中国前十锂动力电池占比已经高达62.4%,加上others里面的中国厂家,超过三分之二了,已经牢牢控制了产业链。其中宁德超过1/3份额,比亚迪和中创新航大幅提升,中创新航已经超过三星了。其实韩国的锂动力电池产业链已经是紧密依靠中国产业链,大量的原材料都需要从中国进口,韩国的竞争不过已经消失。
但是这个锂动力电池有个巨大的隐患,就是锂材料价格已经飞上天。现在碳酸锂报价每吨已经超过50万元,比低谷涨十倍了。
锂元素虽然属于较贵的,但是并不稀有,大量盐湖都可以提取。价格飞涨有太多炒作因素,导致成为新能源车最大成本所在,这是不对的。
9月15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召开锂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自然资源部矿权司、矿保司,发展改革委产业司、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公司和平台部门都参与,会议上大家认为,我国锂资源具备满足国内需求的储量基础,当前锂资源供需基本平衡,未来两年随着新增资源开发项目产能逐步释放,锂产品供应将大幅增长,将会更好满足下游产业发展需要。一言蔽之,就是现在价格是太多泡沫,需要去掉。
而去掉泡沫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钠离子动力电池,因为钠离子到处都是,食盐制碱成熟又便宜。碳酸钠目前价格一吨大概在2500元左右,和每吨碳酸锂每吨50万价格差距200倍,比起来基本相当于原料价格忽略不计。
当前锂离子电池研发企业中科海纳的数据,产业化后钠离子电池原材料成本仅290元/度,相比磷酸铁锂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这还是初步价格。如果按当前锂动力电池千元/度,实际原材料成本将相对磷酸铁锂电池可能只有1/3,当然具体各厂家的成本不一样,但是大幅下降是肯定的。
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160瓦时/千克,和磷酸铁锂180-200瓦时/千克比较靠近,不过体积密度大概还落后磷酸铁锂30-40%,可能会占更大的空间。但是钠电池价格便宜很多,在对体积不敏感的蓄能肯定是钠电池胜出,因为钠电池电池容量除了价格成本低,钠电池比锂离子还有很多优势。
据宁德时代介绍,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略低于磷酸铁锂电池,但是在充电时间、低温性能,寿命、安全等方面要比锂离子电池更占优势。比如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在零下20摄氏度低温的环境下,仍然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高于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优越;尤其钠离子电池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在-40℃到+80℃不会损害,这在北方地区尤其合适。常温下钠离子电池充电15分钟,电量可以达到80%,充电更快;有实验结果发现相同浓度电解液情况下,钠电池充电速度至少是锂电池的两倍速。
钠电池更安全,无过放电情况;正极可以放电至0V而不影响后续使用,进而使得电池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更具安全性。
而且,上次宁德时代也说明在制造工艺方面,钠离子电池已经可以实现与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工艺的兼容,产线也能进行快速切换,可以实现钠离子电池产能的快速布局。
也就是说,钠电池将没有任何资源短缺情况下,可以满足很多情形下的应用。这有点像光伏产业,基本上不需要进口任何原材料,只需要工业能力,以后钠电池也是差不多这个套路。这让中国工业能量发挥出来,也许以后续航700公里的电车在15万以内买到不是梦,充电又快,那时候真完全碾压油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