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楼市不能从完全的市场经济的角度去看待。
(相关资料图)
曾经有一位地产大佬说过:为什么很多专家总是错判楼市的行情呢?因为中国的房地产不同于西方的市场经济,它本质上是土地财政。
怎么理解这个土地财政呢?
土地财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方是唯一的资源拥有者,所以,不管地价的评估多复杂,定价权在地方。地方的土地转让金与税收占了房价的60%,这么大的比重,说明决定中国楼市上涨的驱动力,不完全是开发商,也不完全是炒房客,在总量关系上,开发商的利润是常数。瓜众认为房价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这是开发商太贪婪了,而实际上,推动房价上涨的也有地价的因素,否则万科的股价目应该去追赶茅台了。
实际情况是,今年万科的利润当在8%左右,很多小地产公司怕是要破产了。
地价是楼市涨价的重要推手,而房子却已经商品化了,它最终还是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供求关系,从去年的销售看,销量大幅下沉,说明已经严重地供过于求。如果遵循市场规则,房子卖不出去,或者房价大跌,或者资金无法回笼,大批房企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之路,从而减少供应端,市场归于平衡。
但是,由于中国房地产的本质是土地财政,它是地方财政最主要的收入源,它的兴衰决定了地方财政的起落,房地产如果崩溃了,各地方的财政将失去一半以上的收入,估计都发不下工资了。所以,行政性的干预是必然的。
于是有了限跌令,其实,就算不限跌,各地方与开发商、银行也都不允许大跌,所以,去年一年虽然各地方实际有所下跌,特别是二手房市场,但是,总体上没有出现大跌的情况,这并不是限跌令的作用,是利益方不能承受大跌的后果。
因为,由于过度地开发,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已经超出了常识性的认知,不计今年新开楼盘,按前年在建楼盘和市场存量,待售面积会38亿平方米,按全国百城楼市平均价格16000元计,需要60万亿以上资金。在看看中国老百姓的个人存款吧,去年个人存款比较高,个人存款总量已达到120万亿,所以,政策面总想着刺激消费,然而,按2019年工商行的统计,2%的存款大户,占了存款总额的80%以上,也就是说。从老百姓的实际存款数说,也只有二十多万亿,这二十多万亿又有多少可以用于买房,而且又恰好需要买房?医疗、教育、养老不存点钱吗?
所以,老百姓的需求端已经远远无法消化供应端。大跌也没有用,中国的房地产是一个死结。北大国发院的姚洋建议跌40—50%,从刚需的角度说,这当然好,实际上是低估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的可怕,且不说政策会不会接受这样的建议,就算真跌到了50%,房子彻底失去了保值功能,这将是更可怕的事;因为如果不是必须,没有任何人会去买房子,既然房子已经失去了保值功能,放在手里就是赔钱货,则需宁租不买,一旦房地税定下来,所有的房主都将难以承受,多套房将疯狂涌出,增大二手房存量市场,中国楼房市就彻底崩溃了。
房子不能失去保值功能,这将是政策的底线。
当然,政策也不是万能的,看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谁更强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