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货膨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泡沫”。
经济过热,准确的说是通货膨胀的中高级阶段,是能明显的感觉到物价上涨、投资过热、泡沫加剧的阶段,这个时候,也是应该采取市场和财政手段进行干预的时候。
(资料图片)
此时,适度调低金融杠杆,增加财税保护措施,提高准入门槛,增强市场防范风险的能力,即可达到降低经济过热的目的。
但现实中大多数时候,会让人们错误认为,虽然物价上涨的很快,可工资的增加,以及就业和投资的增加,不但冲减了物价上涨的压力,还直接刺激了商品生产和消费能力的增加,增强了人们对未来的渴望和信心。
而此时,表面上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每个人都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殊不知,当所有人都陷于近乎疯狂的“爱拼就会赢”的同时,也就无限的加大了投资的盲目性和风险,为“泡沫”破灭埋下了祸根。
80年代末日本的金融泡沫,和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明显的例子。
所以,当经济过热后,如不及时抑制,就会引发各种矛盾和隐患相继爆发,逼迫政府不得不出台各种措施,挤泡沫,抑制通胀,收缩货币,进入通缩。
知识拓展
总体来说,通胀和通缩,是经济过冷或过热的表现,有相互制约的作用,也都是可调控的,不是洪水猛兽。
大多数时候,适度的保持通胀,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好事!
如果经济过热,适当使用通缩的手段降温,就能保障经济良好的运行,但长时间的通缩又会使经济陷入萧条,社会停滞不前。
当今世界,不仅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体,都先后经过了无数次的通胀和通缩的过程,中国近百十年来,也同样经历了几次经济危机的洗礼,才浴火重生,发展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