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推荐:加油站“蝶变”:告别燃油车时代,“两桶油”转型如何断臂求生?

2023-01-11 08:53:15

来源:产业观察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庄严的承诺,即将给传统燃油车的时代画上句号。


【资料图】

面临“双碳”目标的压力,遍布上海的800多座加油站如何升级换代,成了事关生死的难题。近年来,“两桶油”(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正从传统能源向“油氢气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除了积极布局加氢、充换电、光伏等业务,也尝试将加油站空间融入市民生活,打造城市微更新的“上海样本”。

充换电:“双赛道”并行

从去年开始,上海不少加油站加速上马“充换电”业务。记者在中国石化上海首座大型充电示范站新泾加油站充电站看到,短短十分钟就有两三辆网约车进出充电,其中不少司机主打虹桥交通枢纽的接站业务。有司机告诉记者,他通常在预约前一小时来到充电站,花半小时左右充满电后,再直接走北翟高架就能到虹桥火车站,仅需一刻钟时间,算上电力补贴和优惠,性价比较高。

去年初营业以来,新泾加油站充电站已经成了许多网约车司机的“心头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具有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等特殊功能定位,新泾加油站充电站的开业将极大缓解出入虹桥地区大量出租车、网约车的充电需求。”充电站负责人李慧介绍,站内配有20个快充位,单日可满足400辆以上出租车或网约车充电。

相较之下,中国石油“充换电”业务起步较晚,但聚焦“换电”赛道,如今也小有成效。上月末,中国石油龙吴路换电站成功通电投运,这也意味着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新能源业务开辟新领域。

记者了解到,龙吴路换电站坐落于华浦加油站内,地处徐汇区重要交通干道龙吴路上,紧邻龙湖上海华泾天街。去年年初,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制定了华浦综合能源站改造方案,在将传统加油站改造成“油+换电+车后服务”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站。借用加油站优质场地资源,与奥动新能源高速换电站合作,使用卡扣换电与储能技术能够实现20秒换电。

同时,龙吴路换电站还兼容上汽荣威Ei5、北汽EU300等多种车型,重点面向出租车、网约车等高频能源补充用户,24小时不间断供电,每日最多可为700余辆新能源车提供换电补能服务。

作为中国石油在北上海的“加油大站”,嘉松北路加油站占地面积超1万平方米,即将迎来建站20多年最大变革。

“近几年油品销售的确有下滑趋势,但是我们站通过促销等手段,加油量不降反赠,每天销售油品30万吨。”站长蔡秋远告诉记者,为了主动求变顺应新能源趋势,加油站将站内空余位置的广告牌拆除,新增一台汽车换电设备和3个快充充电桩,预计未来每天能接待300多辆新能源电车。“现在仅需要3—5分钟,就能让一辆车完成换电工作,不再需要在充电桩前等待一两个小时,甚至比加油还快些。换电过程全自动,仅需车辆自动停车入位,即可更换电池,完成后即可开车走人。”她打了个比方,车辆换电的原理与以前的手机换电池一样,只不过更加智能,未来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来预约换电、查看排队进度等。

由于“充换电”产业链较为成熟,目前上海加油站相关业务的单枪运能发展稳定。截至去年11月底,中国石化上海累计充电552余万千瓦时,其中新泾站充电量超154万千瓦时,新炼站超160万千瓦时。新炼充电站单枪日均充电量长期维持250千瓦时以上,在行业内名列前茅。新泾站日均充电量维持在0.53万千瓦时,创造了单枪560千瓦时的运能峰值,成为上海市新能源充电业务有史以来的最高值。

加氢:转型“第二条腿”

除了“充换电”之外,加氢业务也成了加油站转型的“第二条腿”,不过受制于氢能技术的发展,加氢业务仍处于初期阶段。

为了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加氢业务布点的风险,将现有销售网络增加加氢业务,组建油氢合建站,成了加油站拥抱氢能的主流。

2019年11月,中国石化西上海油氢合建站试运行,这也是上海首批商业化提供加油加氢服务的综合功能站。除了2个汽油罐和2个柴油罐外,站内还配备了4个储氢罐和2台4枪加氢机,还预留了70兆帕加氢机。每日加氢能力可达到1000公斤。加氢的步骤与加油效率相差无几,每台车辆加注约需4—6分钟,便可续航300—400公里。

通常,油氢合建站主要服务对象是氢燃料电池轻卡,用于城际物流快递,满足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中、短距的运输需求。但是去年9月上海首批氢能源乘用车的投运,打开了油氢合建站的乘用车市场。

中国石化青卫油氢合建站站长张雅婷告诉记者,站点同时具备35兆帕和70兆帕压力等级的氢气加注能力,七座氢能源乘用车加满后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目前已有数十辆氢能网约车以虹桥机场为中心运行,每天在青卫油氢合建站定点加注氢气后上路运营。

“站内平均每日加氢量为600—700公斤,最高峰曾达到1000公斤。”张雅婷透露,同一站点的加油和加氢两大业务的客群区别较为明显,加氢以商用车为主,而加油则主要是乘用车。目前,小型仓式货车以及半挂式牵引车仍是加氢站的主力军,每日加氢车次约为100辆左右,“等过年之后,物流车多起来了,加氢量或许还会继续上涨。”

“上海的氢能需求上涨迅猛,以前‘站等车’,现在是‘车等站’,氢能车越来越多,加氢站快忙不过来了。”上海中油申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克鑫告诉记者,平霄路油氢合建站运营一年以来,每日加氢量从500公斤猛涨至1000公斤,逼近站点最大设计容量,目前正在积极筹备新站的建设规划。

光伏:一笔降本“好账”

距离热闹的环球港商圈不远,中国石化明海加油站的生意不错,但高昂的电费曾让站长施蓓莉愁眉不展。

“我们加油站业态比较丰富,地段也比较好,还配备了第三方洗车服务,所以一直是耗电大户,每月电费最多要缴1.8万元,运营成本比较高。”不过,施蓓莉在今年却不再对着电费账单发愁,秘诀正是加油站屋顶的光伏板。

她告诉记者,去年公司考察光伏项目时,由于明海加油站配套的易捷便利店和棚顶面积较大,安装光伏管线等设备较为方便,因此纳入项目试点,并于去年10月并网发电。“与去年同期相比,耗电量下降40%左右,去年11月白天的耗电量超5000千瓦时,今年11月耗电量仅为2900千瓦时,经济效益不错。”她算了一笔账,剩余绿电还可以卖给电网,在低碳环保的同时降低加油站运营成本。

在推动光伏发电项目中,中国石化利用加油站罩棚顶闲置区域架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相应配套设施,目前,上海石油已完成20座加油站光伏设施的安装,年内将有多座加油站可实现并网发电。

根据测算,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发一度电,相当于节约标准煤0.4千克,减排二氧化碳0.947千克。以最新投运的中国石油青华加油站为例,其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9.9千瓦,每年可发电9450千瓦时的绿色电能,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7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95吨。

阻力:模式创新和企业效益难以兼顾

然而,断臂求生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止一次听到业内人士感慨:“加油站的转型,前有堵截,又有追兵。”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成敏在公开场合坦言,加油站主营成品油的销量和创效能力将下行,成品油消费已跨入平台期,柴油需求加快下滑,汽油需求预计很快达峰。中国石化2021年年报显示,石油产品收入占其营业收入的56%,其中汽油、柴油及煤油的销售收入又占石油产品销售收入的81%。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零售管理部副经理王寅隽认为,公共交通对汽车出行的替代性,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替代,对加油站传统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排行榜中,上海市以53.53%占据榜首,照这个速度,2025年上海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到80%,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超200万辆。

正是由于“利润大头”即将迎来终局,加油站只能通过提升非油业务经营质量和效益,加速推动加氢、充换电等新兴业务的发展。

在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公司发展计划部经理李海生看来,转型发展最大的阻力,是在发展新能源业务中如何兼顾模式创新和企业效益。“抢占新市场、开拓新业务是形势所需、大势所在,但目前因为政策不明确、产业链条不健全、应用场景不完善、市场需要培育等多种因素,新能源业务效益难度很大。”

他表示,一些区域布局氢能,但是缺乏必要的应用场景,很难实现真正的业务发展,而充换电平台品牌集中度高,充电车辆补能大多在出发地或目的地,中途补能比例较低,未来私桩充电比例将继续提高,奥动、蔚来等换电运营品牌互不兼容等等,也造成业务发展的困难和阻滞。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发展规划部副主任师温梦娇也有类似的看法:“现有网点增设新能源项目需要规划审批,加氢站等行政许可办理流程尚未明确,而充换电站的电力增容申请周期长,光伏项目报批流程复杂,各地流程不统一……这些都是加油站转型面临的‘堵点’。”

另辟蹊径:将空间“还”给市民

面临行业及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加油站的转型,除了业务调整之外,空间的“腾笼换鸟”或许同样值得借鉴。例如,中国石化第一加油站的升级改造,并未着眼于新能源,而是将加油站打造成城市驿站,融入市民生活,迎来新的生机。

第一加油站改造前↑

作为项目设计团队主要成员,王绪男认为,第一加油站的位置非常特殊,地处江河交汇处,又紧邻外滩,是苏州河滨河地带的“第一立面”,它的改造将直接影响到苏州河的“面子”,改造升级的难度可想而知。“我们的改造方案前前后后大幅修改了三四次,才得以呈现出如今建筑设计与环境、工艺设计相融合的效果。”王绪男告诉记者,加油站既承担了服务功能也承载了一定社会功能,还有自身独特的安全规则,比如实体围墙硬隔离、防爆半径等,设计难度较大。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主任章明教授带领的设计团队,与业主方和主管部门多方沟通,前期做了大量沟通整合工作,以设计安全为前提条件,取得了多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最终完成项目并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第一加油站的“国内首家国营加油站”的背景,更赋予了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原本加油站只有南边可以进入,便于管理但是不利于市民亲近水域,因此我们也打开了北边的通道,增强了加油站与苏州河的互动对话。”王绪男表示,第一加油站身兼城市驿站和加油两大社会功能,更应该融合市民休憩、观景、精品超市等多重诉求,也为加油站未来的升级改造计划提供了新的“上海城市样本”。

第一加油站改造后↑

章明教授认为,以加油站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应逐渐向着景观化和建筑化的方向升级,加油站正是城市基建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在保持基础服务功能和商业标识的前提下,尽力挖掘文化性和在地性并叠加功能的复合性。“类似于第一加油站等特色站应保留当地的独特文化元素,同时借以设计语言表达与当地环境的融合。”王绪男认为,其他普通站点可以强调其复合型功能,增加咖啡厅、茶馆、展厅等市民生活属性,这样可以极大改善加油站的“邻避效应”(注:由于安全等问题,加油站往往会被附近居民所抵触,但日常生活又离不开加油站,这一矛盾便是邻避效应的特点)。加油站加强与市民生活的连接度,大家从心理上更易于接受,这也是多赢的局面。”

如今,加油站早已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形成了密集的城市网络,它们的升级改造无疑是当下城市存量更新的重头戏。王绪男表示,加油站大多位于交通便利的城市拐角处。利用这一优势,将其与城市微更新项目相互共建赋能,整体提高城市面貌,对打造人民的城市和有温度的城市,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