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到2月24日,俄乌冲突已经打了整整一年。这场持续时间之长、烈度之强都在近些年的军事冲突中创下纪录的军事行动中,凸显出哪些作战思路和作战方法的最新变化?又有哪些军事领域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和借鉴?
(资料图)
“陆战王者”地位被动摇了吗
美国彭博社23日称,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削减陆军,削减火炮等“老派”陆战武器的开支,认为在现代不太可能发生另一场大规模地面战争,任何冲突都将是高科技、有针对性的,主要由几千英里外使用键盘的军人实施。而俄乌冲突一周年的战场形态迅速改变了人们的这种想法。通过研究发现,俄乌冲突的军事经验教训,不仅是对增加国防开支必要性的迅速重新评估,也是对所需武器的重新评估。虽然高科技的武器装备仍然很重要,但还需要其他设备,包括炮弹和无人机。
人们把火炮称为“陆战之神”,把坦克视为“陆战之王”。这次俄乌冲突显示,火炮仍然是“神”,而坦克的王者地位却受到动摇。双方在战场上损失了大量坦克,拥有坦克数量和质量优势的一方,也并没有凭借这些坦克获取与其优势地位相称的战果。甚至很多人在讨论,坦克会不会被淘汰。军事专家张学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短时间内,坦克仍然不会在地面战中被淘汰,但它的地位已经无法和二战时期坦克最辉煌的时代比拟。目前各种反坦克火力一应俱全,对坦克形成重大威胁。
俄罗斯“自由媒体”23日报道称,俄乌冲突表明拥有大量坦克和重炮的“经典战争”时代并没有像五角大楼自信地认为那样成为过去。现在战场上高科技因素,如无人机或侦察卫星仍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战壕、反坦克武器和装甲车辆。在现代战争中,取得成功的是一支能够将经典战术和高技术战术结合起来的军队。
香港《南华早报》称,一个引起军事观察家注意的变化是,俄罗斯努力通过恢复对拥有重型武器和火炮力量的大型作战单位的依赖来尽量减少伤亡。
“营级战术群”失利的启示
澳门军事观察员黄彤表示:“作为俄军事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在向美国学习的基础上,俄军方建立了营级战术群(BTG)来取代师级部队。然而,由于缺乏后勤支持和指挥系统故障,BTG未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其实力,导致装甲炮兵部队损失惨重。”在BTG模式被证明在高烈度作战中成本很高后,莫斯科重新建立了规模更大的装甲炮兵师。持续的俄乌真实战斗经验表明,这些营级战术群无法击败训练有素、组织良好的乌军,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火力和重型武器,尤其是现在乌克兰有北约支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此次冲突中,由于受缺乏制空权等条件限制,俄乌两军均难以实施多军种联合作战,这就凸显多兵种合成作战的重要性。多兵种合成作战由于涉及多个兵种相互配合,比如火炮与地面步兵的战术配合,对指挥控制提出较高要求。俄乌双方在此方面均出现一定的重大失误,比如俄军将领损失较大、各作战营相互间战术配合不畅等。但营级战术群在俄乌冲突中不好用,既有战术运用缺乏协调、指挥控制不力、后勤补给不畅等问题,也有自身设计存在缺陷的因素。究竟哪个因素最关键,外界看不出来,只有俄军自己心里清楚。所以到底营级战术群还是更大规模的作战单位模式更优,不能一言以蔽之。目前,一些北约国家在演习中仍以小单位、高强度演练作为未来战争模式的想定。
GpS制导弹药首次深度改变战局?
俄乌冲突中有3种弹药不同程度上对战况产生重大影响,它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使用GpS为主的制导方式,分别是美制“海马斯”系统的M30/M31制导火箭弹、155毫米的M982“亚瑟王神剑”制导炮弹和俄罗斯“天竺葵-2”巡飞弹。
张学峰认为,媒体非常关注这3种武器,本身就说明它们在这次冲突中发挥的作用“出圈了”。以GpS为主的卫星制导方式赋予这些武器三大特点:一是精度高,二是发射后不管,三是便宜。这三大特点,特别是相对便宜,可以大量使用,使得它们有改变战局的潜质。张学峰认为,俄乌冲突不是GpS导航卫星首次用于武装冲突,也不是GpS制导弹药首次用于战争,“但我个人认为这是GpS制导弹药第一次深度改变战局的一场武装冲突”。
“一场社交媒体深入参与的战争”
打了一年的俄乌冲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被一些美国专家称为世界上“第一场全程直播的战争”“历史上最容易通过互联网了解的战争”,以及“一场社交媒体深入参与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