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营收净利同比增速均降至个位数,对于招联消费金融来说意味着什么?行业龙头之位或将不保?
近日,中国联通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其中披露了其持股50%的合营公司招联消费金融的经营情况。
从数据来看,持牌消费金融龙头-招联消费金融在经历了多年的业绩狂飙后,也迎来了相对低迷的时刻。2022年,该公司虽然实现营收175.01亿元,同比增长9.84%;净利润33.29亿元,同比增长8.6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是,相比2018年至2021年营收、2022年其业绩增速已明显放缓,降至个位数。2018年至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招联消费金融分别实现营收69.56亿元、107.4亿元、128.16亿元、159.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4.39%、19.33%和24.32%;分别实现净利润为12.53亿元、14.66亿元、16.68亿元、30.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01%、13.77%和83.66%。
什么原因让这家营收净利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放缓了步伐?
或许源于监管的不断加码,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消费利率上限的持续压降。
事实上,随着监管对于消费利率上限的持续降低,持牌消费金融业绩高增长早已是过去式。自此前利率上限从36%调整至24%之后的影响便可窥探一二。
去年半年报数据就已显示,多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2022年上半年出现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同比增速下滑的情况。其中,招联消费金融在去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4.16亿元,同比增长13.88%;但净利润19.37亿元,同比增长25.62%,较2021年上半年同期净利润增速166.7%有明显回落。
而在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消费金融公司的利率或将再次从24%压降到20%。此言一旦落地,消费金融机构的营收与利润必将再次迎来挑战。
或许还源于同业竞争的加剧。
去年9月,国有大行——建设银行拟出资人民币60亿元投资设立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信消金”),作为该行所属一级控股子公司管理。自此,建设银行也成为继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之后第三家将消费金融牌照收入囊中的国有大行。
建行入局消金,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多想象力的同时,一种更浓的”火药味“也在滋生。
如业内报道所说,消费金融的下半场,将是拼自营、拼流量、拼场景、拼风控、拼规模,当然同时更是拼资金。
建信消金当时宣布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2亿元。其中,建设银行拟出资人民币60亿元,持股比例为83.33%;北京国资公司拟出资人民币8亿元,持股比例为11.11%;王府井拟出资人民币4亿元,持股比例为5.56%。从注册资本金来看,建信消金仅次于招联消费金融和蚂蚁消费金融,前者注册资本金为100亿元,后者为80亿元。不过,时至今日,蚂蚁消费金融显然已坐拥第一宝座。
就在近期,蚂蚁消费金融的工商信息变更,注册资本从初始的80亿增至185亿,增幅达131.25%。
事实上,除了蚂蚁消费金融,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宣布增资。
2月22日,锦程消费金融拟征集3名投资方,新增注册资本3.03亿元。而在之前,尚诚消费金融、宁银消费金融亦相继对外公布增资事宜。
面对来自监管、行业的双重压力,招联消费金融如何守住行业龙头之位,有待观察。
另外,招联消费金融面临的还有来自业务方面的合规问题。去年2月,曾因存在“催收行为不当”等8项违法违规事实,银保监会对其开出了290万元的罚单。而且,在第三方投诉网站上,关于招联消费金融“催收不当”“利率设置”“宣传误导”等问题的投诉量也是居高不下。据监管部门通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涉及投诉量2149件,较上年同期的1101件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34%。
2022年以来,招联消费金融似乎也是变故不断,其中除了大股东招商银行前董事长落马外,自身也迎来了第三任掌门: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出任招联消费金融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刘烈宏自2021年9月起担任中国联通董事长,具有丰富的管理及信息产业从业经验。
去年10月28日晚,招商银行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关于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招联金融股份制改造方案。
股改,或许意味着招联消费金融距离上市不远了,毕竟也筹划了好久。但似乎又有点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