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联网3月26日电,据欧联通讯社报道,过去20年,随着各国央行转向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传统货币,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份额一直在稳步下降。储备管理者从两个方向减持美元,四分之一增持人民币,四分之三增持传统上作为储备资产发挥有限作用的小国货币。
美元世界霸主地位悄悄下滑,各国增持人民币。
据彭博社报道,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题为“美元主导地位的隐形侵蚀,积极的多元化和非传统储备货币的崛起”。该研究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塞尔坎·阿斯拉纳尔普(Serkan Arslanalp)和奇马·辛普森-贝尔(Chima Simpson-Bell),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与政治科学教授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共同撰写。
三位研究作者表示,过去20年国际储备体系演变的一个特征是逐渐脱离美元,人民币的作用最近在温和上升,以及市场流动性、相对回报和储备管理的变化,增强了非传统储备货币的吸引力。这些观察为国际货币体系如何向前发展提供了线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显示,尽管人民币汇率有所上升,但澳元、加元、新加坡元、韩圆和瑞典克朗等货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研究作者发现,这种转变是广泛的,我们发现46个积极的多元化投资者,已经将他们的投资组合转向这一方向,这样他们现在至少持有5%的非传统货币储备。
在这些发现发布之际,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对其实施的全球制裁引发了新的辩论,内容涉及美元在全球金融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以及这场冲突是否会加速人民币等竞争货币的使用。
尽管如此,随着中国政府对资金进出实施严格控制,人民币一直难以在全球交易中获得市场份额。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Society for world 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 munications)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仍是全球交易中第五大最广泛使用的货币,与去年持平。(张李荣)
关键词: 世界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