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万吨规划产能太超前!供不应求到结构性过剩,发生了什么?

2022-04-08 15:17:01

来源:CHINACNIN

作为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拉动锂电池需求大幅增长,而电池企业不断扩大的产能对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形成了良好的支撑。

机构预计,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44万吨,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将达154万吨左右,2021-2025年需求量复合增速37%。

以动力电池市场占比测算,预计2021全球负极材料需求量为62万吨,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量将增加至21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36%。

但受制于石墨化产能紧缺,负极材料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短期供需矛盾叠加对下游新能源市场的乐观预判,相关厂商纷纷加快产能建设,一时间,负极材料迎来扩产“热潮”。

2月,贝特瑞发布公告,中国宝安子公司贝特瑞拟与深圳市光明区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拟在深圳市光明区内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50亿元。3月,江苏凯金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开工,项目总投资60亿元,计划建设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以及研发、试验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负极材料行业规划产能超过600万吨,单从数字来看远超市场需求。

“他们的产能大概率是无效的”,一名行业人士认为,盲目进入者后续产能闲置可能性较大,而较为理性的厂商则会合理规划产能建设,从落地的有效产能来看,产能过剩是否会出现尚不能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石墨化产能持续紧缺,石墨化和原材料成为了负极材料产能建设的短板。负极石墨化属于高耗能产业,审批和建设周期均相对较长,市场供需存在明显不匹配情况,产能释放仍需时日,负极材料供不应求的情况短期内仍将延续。

同时,多重因素影响下负极材料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主流厂商成本披露,中端人造石墨,原料成本占比月40%,石墨化工序成本分别占比约50%;低端人造石墨,原料成本占比约为30%,石墨化工序成本占比约为60%。而现阶段,负极材料原材料及加工费同步涨价。

据了解,截至今年4月,石油焦价格已从去年的4000元/吨涨至8000元/吨;针状焦的价格从6000元/吨左右涨至10000元/吨;石墨化委外加工费也从19000/吨涨到25000元-28000元/吨。

受此影响,负极材料厂商持续承压,毛利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预计负极材料新一轮的议价将拉开序幕,下游电池厂为保持供应,负极厂议价能力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电池厂同时面临正极材料、电解液等多种主材的涨价,成本控制方面同样存在较大压力,高价接货意愿不强,产业链上下游博弈仍将持续

关键词: 发生了什么 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