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3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3月份,全球食品价格创下了27年来的最快涨幅,也创下了自1981年创建食品价格指数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伴随着全球重要的粮食供应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全球很多国家的通胀指数达到了2位数。
反观我国,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11日公布数据,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指数(CPI)上涨1.5个百分点,和国外2位数的上涨形成鲜明对比,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我国长期致力于确保国内充足的粮食供应。
但一些西方国家颠倒是非黑白,声称我国面临“粮食极度短缺风险”等等,指责因我国“大量进口和囤积粮食”助长了全球通货膨胀和食品短缺。那么,究竟是谁在炒作全球粮食价格?我国的粮食生产和供应是否安全?本文将用事实和数据来驳斥这些荒谬言论。
我们都知道,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所以有“人均不过一亩三分地”的说法,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用全球7%的耕地成功养活了占全球20%的14亿人口,不夸张的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甚至用奇迹来形容也不为过。同样,我们在经济建设上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1年GDP达到了17.73万亿美元,超越欧盟,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实际上,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每年进口的农产品也是越来越多。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国还是农产品净出口国,但到了2021年,我国进口粮食总量创下了1.65亿吨新高。其中大豆9650万吨、玉米2835万吨、小麦970万吨、大米447万吨。
在进口的粮食中,谷物小麦、大米和玉米的总进口量为4252万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估,2021年度全球谷物总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7.79亿吨,也就是说,我国的谷物进口量只占全球谷物总产量的1.53%,占比很小。
从进口量最大的大豆来说,预计2021年全球大豆总产量为3.83亿吨,我国进口量占总产量的24.96%,占比较大,主要用来生产豆油和饲料,因此不足以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同时,我国在国际粮价定价权方面处于劣势,尽管进口粮食很多,但进口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掌控全球粮价的四大跨国粮商(ABCD),因此,国际粮价主要受全球供给问题和资本炒作推高,而非我国进口所致。
从进口量来说,我国对海外粮食总体依赖率为19%,而肉类的依赖率则更低,仅为9%。尽管整体依赖性并不高,但受疫情及极端天气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成为常态,尤其是今年的地缘冲突,对全球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应链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因此,我国必须提高储备能力和库存。
从国内来看,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十八连丰,产量达到了6.8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多年稳定在470公斤以上,远高于国际标准的400公斤,这是我们将饭碗牢牢端在手中的底气所在。
根据机构调研,截止去年年底,我国粮食储备已达6.7亿吨,其中,百姓餐桌上的两种主要主粮小麦和大米的库存占粮食总库存的70% 以上,美国农业部在其3月份的报告中估计,到2021-22市场年度末,我国的小麦库存预计为1.42亿吨,约占世界总量的50.5%。大城市储备10-15天的应急储备,在没有任何产量增加的前提下,目前的大米和小麦库存也足以养活居民18个月以上。从历史角度看,全国粮食库存处于高位,为供应和稳定价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国的粮食进口是在国内高产的基础上的必要补充,和囤积无关!
那么,究竟是谁在推高粮价?
我相信只要是关注粮食价格的人,对近期国际粮价上涨的因素都能说出几条理由来,但今天想告诉大家不知道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国际资本和跨国粮商的明抢暗夺。
我们来看看,被称为国际粮食贸易巨头ABCD四重奏的四大粮商2021年的营收和净收入。其中,美国阿丹米(A)2021年销售收入从643.6亿美元飙升32%至852.5亿美元,净收入增长 53%;美国邦吉(B)销售收入增长43%,销售额从414亿美元增长至591.5亿美元,净收入增长80%;美国嘉吉(C)2021年销售收入增长17%,销售额从1146亿美元增长至1344亿美元,净收入增长64%,净利润创下了156年最高纪录;法国路易达孚(D)2021年销售额为496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47.7%,净收入同比增长82.5%。
除了疫情、极端天气、地缘冲突以外,看到这四家跨国粮商的销售额和净收入,我想都不需要用再多的语言来描述,大家就能体会究竟是谁在推高国际粮价。
总之,西方国家的炒作,无论是需求还是囤积,其目的都是为了将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归咎于我国。我们不需要背这口锅,只需端好自己的饭碗即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