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ESG这一话题在国内“火”了。其实,作为一个获取上市公司财报外信息的重要来源,ESG报告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存在并持续至今,但对大多数中国公司来说还略显陌生。而近两年,无论是报告披露的数量,还是对相关话题研讨的热度,ESG受关注度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
而在今年1月,上交所向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布《年报工作通知》,其中明确,科创板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ESG相关信息,并视情况单独编制和披露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责任报告等文件。
目前,已有超过100家A股科创板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报。其中36家公司在披露年报的同时,单独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者ESG报告,单独编制并披露ESG报告的公司达到13家,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产业链。其中,创新生物医药公司三生国健发布了其首份ESG报告。作为科创板药企中较早发布ESG报告的公司之一,三生国健交出的是一份信息披露完整、各项关键指标稳中向好的成绩单。
ESG报告不像年报,其中的公司治理、合规经营、环境保护、员工权益等关键议题和数据,需要单独收集、整理、分析。能在上市后第二年就单独编制和披露ESG报告,足以反映出三生国健内部准备的充分,以及功在平时的底蕴。
ESG报告的“精与深”
商业是人、财、物综合运作的产物,现有的财报一般偏重于披露公司的战略愿景和财务状况,而企业的未来则深藏于其“人”和“物”的运营管理之中。因此,要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非财务情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关注他的ESG信息,而ESG报告是企业ESG信息最好的载体。既然ESG报告是了解一家上市公司非财务情况的最好工具,那如何评价一份ESG报告的含金量?首先应该看的是其披露信息的“精度”和“深度”。
“我们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触摸天花板”,三生国健的首份ESG报告就设立了一个高标准,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我们的母公司三生制药是香港上市公司,集团层面十分重视ESG信息的披露,每年均会制作独立的ESG报告,对ESG信息在全集团范围包括三生国健进行详细而全面的披露。所以这次三生国健的首份ESG报告,也继承了母公司报告的优点,参考了上交所、证监会、MSCI评级机构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要求编写。”2021年,三生制药的MSCI ESG评级已经连续2年保持在A,超过了78%的同业公司。
除了标准高,在这份ESG报告中还能看到其对实质性议题的精准回应。“为了更加精准地披露利益相关方关切的议题,我们在报告编撰之初就进行了包括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监管机构等主要利益相关方在内的问卷调研,识别出5大高实质性议题,做到‘应披尽披’,特别是在员工雇佣,供应链管理,反贪污等重点方面。”三生国健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相关议题披露的深度上,三生国健也都给予了全方面、成体系的回应。比如合规运营,三生国健披露了完整的合规管理体系,从合规管理架构、合规风险管理、日常监督管理以及合规文化建设的措施,并明确告知企业将如何改进和提高合规管理水平,有效防控与应对合规风险,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ESG报告与财报的最大不同点在于,ESG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除了少数监管机构强制披露的数据外,公司有大量自由裁量的余地,可自行选择对某一议题披露与否和披露多少,因此常会出现报喜不报忧或者泛泛而谈,又或是因相关工作缺失而无物可披的情况。
而三生国健能做到“应披尽披”,一来体现的是公司对自身扎实的ESG管理的信心,二则与其持续且大量的投入密不可分。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ESG报告做得规范需要成本和时间的投入,比如,需要企业在EHS(健康、安全与环境一体化管理)层面做得更规范;其次,规范有很多标准,比如三生国健就拿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的一份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聘请第三方对其废弃物质进行评估和合规标准化处置,这些均需要企业规范运作以及时间和成本的投入;再有,社会责任方面,公司多年来持续进行捐赠、帮扶等工作,力求惠及更广泛的患者,为患者健康造福。”
做长期主义的信徒
许多人会把ESG与企业社会责任(CSR)混淆起来,但事实上二者并不相同。与CSR相比,ESG更偏向从投资人的视角出发,强调公司的规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其背后的逻辑就是四个字:长期主义。
从1884年道琼斯指数创立算起,在两个康波周期有余的时间里,出现过不少高速成长的公司,但真正穿越周期,历久弥新的公司屈指可数。治理的漏洞、商业模式的困境、价值观的偏差,亦或是重大的责任事故都有可能让一家公司从看似一片光明的前景中瞬间陨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