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香帅:房地产是中国的“大而不倒”,房价不会跌

2022-04-21 17:34:55

来源:香帅的金融江湖

原文标题《要做最坚强的泡沫:2022年房地产业困境、突围与个人决策》

香帅:最近「房地产放松」的话题屡见报端,很多人又开始蠢蠢欲动,要不要买房?要不要卖房?更偏好短期交易的,则开始犹豫要不要配点房地产股票,但是前车之鉴,又怕被埋了。

最近北大92级的一位资深房地产从业者在同学群里做了个「夜话」。因为是同学间的夜话,所以讲的很实在,很干货。主要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和走势

第二部分:讨论个人买房需要关注的几个点

原文作者|王亚平

来源|九二同学会

01 房地产行业现状和走势分析

1、行业大到不能倒

房地产这个行业有多大呢,2020年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数据,全国城镇住房市值约420万亿,是同期GDP的4.1倍, 而同期居民人民币总存款为218万亿。

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对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来说,基本2/3的财产就是房子。2021年的数据我还没有去查比较权威的,这些年大致这两个数都是年同比增长10%以上。

另一个角度,2021年GDP 114万亿,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8万亿,商品房销售18.2万亿,当然房地产是按照收入法算增加值计入GDP,不是直接加,但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比例关系。

业内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房地产贡献约20%的GDP、约40%的财政收入、约20%的社融存量,房地产与建筑业合计占非农就业人数约15%。

有一个计算,如果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放缓8%,商品房销售额增速放缓15%,再考虑间接影响,综合会拖累GDP约2.7个百分点。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地方政府最大财税收入来源、居民最重要财富、银行最大风险敞口,这么大的一个行业急剧萎缩,是国家不能承受的。

(香帅笔记:

70%的居民家庭财富,20%的GDP,40%的税收,15%的非农就业..... 房地产崩塌意味着中国居民财富的蒸发、GDP下滑、税收萎缩、严重失业。

如果金融行业是美国的「大而不倒」,房地产毫无疑问是中国的「大而不倒」——这些数字背后都是普通百姓的安身立命,是地方政府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这些年总有些野生国师天天嚷着房地产误国,也不知道是傻还是坏。)

2、房地产行业出了什么问题

201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就是著名的“房住不炒”。此后,与房地产相关的各个部门陆续出台配套政策,涉及到拿地、规划、融资、购房者信贷等各个方面。

第一是土地部门严控土地供应。

第二是规划管理部门引导建小户型、推刚需,以北京为例,在大兴、丰台、昌平,就搞了很多90平米以下的限竞房,但实际上这个和市场需求并不匹配,这种房源量大且去化困难,同时购房者又买不到需要的房型。

第三是金融监管部门限制开发贷,导致房企只能找信托这些影子银行曲线救国找钱,资金成本被大大抬高,很多房企拿到钱的成本年化利率都超过15%,房企综合融资成本6%以下的很少见。

第四是销售环节的限制,各地政府出台各种花式“限购”,卡购房者社保期限,以家庭为单位计算购房资格,导致有买房资格的人越来越少,最后房企拿预售证还有各种价格方面限涨限跌的备案条件进行限制。

第五是银行对个人购房贷款,出台各种限制、进行总额控制……这么一来,房企卖不出去房,卖出去也回不了款,久而久之负债率居高不下。

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进一步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并且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2021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就是著名的“三条红线”,专业描述是: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

房地产业很多年来一直被称为夜壶,总是不断被调控,每次调控时间都不长,之后总会有刺激,行业始终处在和政策博弈的过程中。这次,刚开始行业里大家也是将信将疑的,但没有想到这一次是来真的,力度大,持续时间长。

真正给房企资金链致命一击的,是住建系统僵化的资金监管政策。这个要站在不同的立场看,政策对地方政府、对购房者或许是好的,但是对开发商非常不利,后面我还会说到这件事。

一般来说,各地住建部门都会根据项目综合建设费用、交付使用条件、房企信用水平和经营状况等,综合确定一个监管资金标准,确定每平方米不得低于多少元,用于购置项目建设必需的建筑材料、设备,以及支付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款、税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像石家庄,普通住宅是3200、装配式住宅3800,北京普通住宅是5000,房企需按工程进度定向支出。

但实际上,一般来讲,不算土地成本,大家住的塔楼,建安成本每平米也就3000左右,如果是低层板楼,会更便宜一点,加上精装,总成本也不过在每平米4000~5000间。

这个监管一上,基本上房企卖掉的房子是按交付标准的建安成本先冻结了资金,再加上房企因为融资还面临债权方监管,几重监管之下,资金很难灵活调配使用。这些监管的存在,使得一个锅盖要盖很多个锅的房企,资金压力增大许多。

去年11月5日发生一个事情,就是这个问题的典型注脚,世茂股份因一笔30亿不到的债务可能逾期,导致当日股债暴跌,但此时去看,世茂账上现金还有800多亿,乍一看出现这样的局面匪夷所思,实际上这就是监管资金的问题,有钱但是不能用,救急都不行。

整体来说,2016年以来,对地产这个行业就是群殴,各个部门都是不断出台打压政策,最终合成出一个大效应,业内称为“政策合成谬误”,这个最早是孟晓苏先生讲的,就是说调控出发点是好的,单个政策看似问题也不大,但加在一起就造成了地产行业今天的困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