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糖产业研究 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带动糖消费增长

2023-05-05 11:48:38

来源:天风证券

1、中国糖消费量世界第三,食品业发展促进糖消费增长

食糖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中国糖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三

食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蔗糖于全球糖及甜味剂市场消费中占比78%。食糖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调味品和营养能量来源,天 然食糖经人体消化,分解为单糖 ( 葡萄糖和果糖 ),维护身体机能,保障体力活力。食糖的摄入不仅能满足人对能量的需求,同时会激活 大脑中的愉悦及奖赏系统,引起愉悦感、满足感等正面情绪。食糖代谢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极易排出体外,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因 此食糖是人体最经济、最安全的能量来源之一。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截至2019年在全球糖及甜味剂消费市场中,蔗糖是甜味配料的主要 成分,占比78%、果葡糖浆占比12%、人工甜味剂占比9%、天然甜味剂占比1%。 全球食糖消费量近年稳中有升,中国糖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三。根据USDA数据,近年全球糖消费量稳中有升,2021/2022年全球糖消费量 为17324万吨,同比增长1%,其中印度糖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一,2021/2022年达2900万吨,占全球糖消费量的17%,欧盟位列第二, 2021/2022年糖消费量为1700万吨,占比10%,中国位列第三,2021/2022年食糖消费量为1480万吨,占比9%。

中国食糖消费以食糖工业消费为主,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带动糖消费增长


(资料图)

中国用于食品加工等行业的食糖工业消费占比为54%,甘蔗制糖为我国制造主要方向。根据中国糖业协会数据,近两年我国工业消费大致 占食糖消费总量约54%,居民直接消费占比约46%。工业消费主要指食品加工用糖消费,主要分为碳酸饮料、冷饮、速冻食品、罐头、 糖果、果汁饮料和乳制品七大类,其用量代表了工业用糖量的85%。产品含糖比例方面,糖果为45%、冷饮为15%、碳酸饮料为12%、果 汁为8.5%、罐头为5%、乳制品为3%、速冻主食为1.5%。制造方面,甘蔗制糖为中国制造主要方向,中国是世界上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家 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甜菜制糖为近几十年才开始,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0/21年制糖期中国生产甘蔗糖913万吨,占比食糖 产量86%;生产甜菜糖154万吨,占比食糖产量14%。 食品业快速发展有效促进糖消费增长。2021年中国年人均食糖消费量为 11.19kg,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50%,食糖消费存在较大增长潜 力。消费结构方面,中国食品业、饮料业、饮食业等用糖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食糖工业消费的稳步上升。

2、白糖供需结构分析:巴西、印度牵动全球糖市场供应 边际变化,关注天气与政策的扰动

全球供给:巴西、印度牵动全球糖市场供应边际变化

从全球总产量来看,近20年间全球糖总产量年均复合增速仅为1.05%(2002年-2022年),基本维持较低的自然增长,糖行业全球总供 给情况主要取决于年份间的天气、进出口政策、物流情况等等因素影响,缺乏显著成长性。 从生产分布来看,目前常规的糖的生产品类主要分为甘蔗糖、甜菜糖为主,供应受到天气、土地、气候等影响,在全球来看整体分布并 不均匀。以2023年美国农业部预测数据来看,目前全球糖生产CR2可达40.3%,其中巴西、印度两国产量分别占比全球约20%,为全球 两大最主要生产国。

全球供给:原材料以甘蔗糖为主、甜菜糖为辅

从种植来看,甘蔗是适宜种植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作物,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沛的雨量。甜菜生长于温带和寒温带地 区。从全球看,利用甘蔗生产食糖的数量远大于甜菜,两者的比例大致为79:21。

全球需求:糖需求稳步上升,印度为最大消费国

全球需求来看,糖消费维持稳定增长趋势。以近20年数据来看,全球糖消费维持1.28%的自然年均复合增速,其中,主要消费国中印度、中国增速较领先,20年间糖消费年均 复合增速分别为1.94%、2.32%。以全球内几个主要糖的生产、消费国情况来看,USDA预计2023年巴西、泰国、印度、墨西哥的需求缺口为负、欧盟、美国、中国 有较明显的需求缺口。其中巴、泰、印三国自产糖的余量较多,主要消费国中,美、中的糖消费缺口较大,需要较大量对外糖进口。

糖国际贸易:出口国显著集中、进口国较为分散

以2020年糖的国际贸易流向为参考,糖出口国 具有显著集中性,而进口国则相对较为分散。 2022年来看,目前巴西为最大对外输出国,对外 出口量占比全球出口市场规模约38%,其次为印 度、泰国,2022年全球糖出口CR3达70%。 而进口方面,需求主要受到人口分布的条件,因 而在进口国上呈现较为分散的格局,2022年全球 糖进口CR3约19%。

我国供需:糖需求缺口有放大趋势,进口来源较为集中

2022年,我国国内的糖供应品种以蔗糖为主,蔗糖占比约91%, 甜菜糖占比约仅9%,以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甘蔗主要产地分布于 两广地区。2021年,广西、广东区域甘蔗产量占比全国产量约 74%、13%左右。 2016-2022年间,我国蔗糖、甜菜糖合计产量为900-1000万吨/年 左右,而同期国内糖总体消费约1400-1500万吨/年左右,对应近 年进口约400-600万吨/年的区间。从趋势来看,近年我国糖需求缺 口逐渐放大,进口依赖度近年出现了上升。从具体国家来看,巴西 为我国主要糖进口国。

供需的影响因素:关注天气与政策的扰动

印度的进出口配额对糖出口市场流动性的指导。在进出口方面,印度以配额规划 糖出口,22年11月印度政府批准了新榨季(22年10月-23年9月)600万吨糖出 口配额,而由于减产预期,23年3月食品部长表示或可能不再允许额外的糖出口。 作为对比,22年11月市场预期印度新榨季将出口800-900万吨糖,21-22年度印 度食糖出口1100万吨。 印度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本国乙醇燃料产业发展,或将提高国际糖市场对能源价格 的敏感性。2018年后,在印度政府多重政策的大力引导下乙醇混掺比例快速上 升。然而这将直接导致①全球原油价格对巴西、印度的糖生产的影响进一步提升, 糖-原油价格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强化;②全球糖供应或将一定程度受到冲击,使 得印度本国的高成本糖源的出口方向有了更多的选择。

3、全球糖价大幅上涨!上涨动因何在?

22Q4以来,全球糖价快速上涨,强势外盘驱动内盘跟涨

2022年10月底以来,全球各市场糖价均呈现快速上涨趋势。22年10月27日至23年4月12日,国际原糖收于24.02美分/磅,上涨36%;国 际白糖收于669.4美元/吨,上涨29%;我国郑糖收于6733元/吨,上涨22% ,对应单吨价格上涨约1200元/吨。 从目前来看,由于国际糖价涨幅明显领涨于国内糖价,所以我们认为,内盘上涨的主要驱动更有可能来源于我国外部。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原因,助推我国糖价上涨:1)北半球主产国大量减产,而南半球仅靠巴西不足以支撑全球需求 缺口,这导致了外盘价格的快速上涨;2)进一步地,我国国内自身正处于减产周期,且消费需求正在复苏,而进口贸易糖成本因外盘 价格上涨在持续升高,最终驱动我国国内糖价的跟随涨价。具体来看巴西、印度、泰国和我国的情况。

巴西:主产国中唯一丰产国,已成国际供给变量焦点

巴西是全球第一大糖主产国,也是我国长期以来进口糖的主要来源国, 其对全球糖市供应能力的变化一直是判断我国糖价趋势的核心要素:

政策方面。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数据,23年1月,巴西产业政策原本 倾向于鼓励糖厂生产食糖;而2月,巴西终止了乙醇进口免税政策, 这导致了糖厂又倾向于减少生产食糖。 产量方面,好天气使巴西食糖实现丰产。由于降水量充足,2023年 一季度降水量自2016年来首次超过历史平均水平,这意味着甘蔗的 丰产和高入榨量。根据巴西蔗糖行业协会3月27日数据,自去年4月1 日开始的2022/23榨季,截至今年3月16日主产区(中南部地区)已 累计产糖3358.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4.74%,累计压榨甘蔗543892万 吨,较上年同期增4.01%,用于生产糖的甘蔗比例从上年同期的 45.01%提高至45.93%。 出口方面,巴西目前已全力在出口。根据云南糖网4月4日消息称, 巴西3月份食糖出口量为182.76万吨,高于上年同期的144.04万吨, 也高于今年2月份的115万吨。而从出口单吨均价一路飙升来看,或 仍尚不满足国际需求。截至23年2月数据,巴西糖出口月度单吨均价 为467美元/吨,较22年10月上涨12%,对应每吨价格上升了49美元/ 吨。

国内:主产区产量连续下调,进口成本持续上涨,供给趋紧

产量方面:根据期货协会数据,我国白 糖存在5-6年周期,从历史上的大部分年 份来看,存在3年减产、3年增产的特征。 自21/22榨季起,我国已进入减产周期, 22/23年为减产第二年。根据农村农业部 数据,21/22榨季我国食糖产量956万吨, 同比降10%。而进入到22/23榨季,农业 农村部已三次下调预计产量,已从榨季 开始时的1035万吨/年下降至900万吨/年。

进口贸易:我国食糖消费需求常年保持 在1500万吨/年上下。这意味着22/23榨 季我国将存在大量的进口需求。而由于 22Q4后外盘的高企+国内需求尚在复苏, 我国配额外进口糖价差持续探底。直至 23年4月,贸易商的配额外进口糖仍处于 在大部分时间为无利可图的状态。进口 利润的倒挂使贸易商对国内市场销售时 的提价意愿变得积极。

后续走势判断:重点关注天气、巴西相关变量、我国消费市场需求景气度

综上可知,22Q4以来,我国国内糖价上涨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主产国的天气。巴西由于降水量充沛而丰产,泰国因为降水量充 沛而先丰产后导致糖厂开榨时间推迟进而导致供应量下降,印度是 由于过量降水导致含糖量下降从而导致减产,我国主产区广西地区 因降水量少而减产,可见降雨量成为22/23榨季全球供给量的影响。 由于巴西位于南半球,其22/23榨季较晚于北半球主产国,于23年4 月1日才刚开始,而泰国、印度、我国的天气在22Q4后的交易中已 经基本体现,因此后续需要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巴西:

巴西的降水量,我们认为,若巴西持续降水,则存在榨蔗厂开榨 时间推迟、或导致含糖量降低等因素,进而加剧全球供给短缺。 因巴西天气导致的连锁反应——港口运力。巴西谷物与糖的主要 出口港为桑托斯港。丰沛的降水量除了带来甘蔗的丰产、也带来 了大豆和玉米等等作物的丰产。这导致众多农产品在同一时间需 要使用港口,这导致对糖的运力的挤占,这也使巴西糖尽管丰产, 但无法及时弥补全球供给缺口。

2)我国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消费需求仍在快速复苏中,而旺盛的 市场需求是加剧消耗糖供给量的关键,进而对国内糖价形成影响。

4、健康观念崛起,代糖行业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产业政策支持+健康意识推动,代糖行业整体受益

健康概念成为全球热点,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近年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 热点,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为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5%,占同 期GDP比重约6%,与美国(19%)、日本(13%)等相比仍存在较大增长 空间。同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 于2030年将超过16万亿元,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提倡 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亦明 确提出全面促进消费,要求“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 康、安全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 级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补 充和功能性需求。

代糖按来源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

“代糖”通常指替代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发挥甜味作用的甜味剂,根据其来源,一般可分为人工合成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 人工甜味剂包括糖精、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纽甜和爱德万甜。天然甜味剂可进一步分为营养型甜味剂和非营养型甜味 剂。营养型甜味剂包括糖醇类、稀有糖、枫糖和龙舌兰;非营养型甜味剂主要包括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和甜味蛋白(索马甜、莫内林、马 槟榔甜蛋白、培它丁、布拉齐因、仙茅甜蛋白、神秘果素)。

甜味剂替代蔗糖成长空间广阔,无糖饮料或成市场扩容加速器

饮料是中国甜味剂最大下游市场,中国消费者偏好低糖以及无糖碳酸饮料。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21年饮料是我国甜味剂最大的下游市场, 占比超50%。尤其在2018年元气森林推出的无糖气泡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后,也带动了其他无糖饮料的消费需求上涨,同时许多饮料 生产厂商纷纷推出更多种类的无糖饮料。中国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快速上涨,由2016年的31.2亿元大幅增长至2020年的117.8亿元,期间年 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9.4%,中科院预计2027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根据艾媒咨询2022年调研,中国消费者对碳酸饮料含糖的看法主 要为偏好低糖(55.7%)、偏好无糖(23.0%),同时在中国消费者较喜欢的气泡水饮料品牌中,元气森林以73.9%的占比位列第一,具备明 显优势,可以看出无糖碳酸饮料获得了消费者的偏好。我们认为,随着中国消费者消费水平的升高以及偏好无糖饮料的消费习惯,未来无 糖饮料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扩大,带动甜味剂的市场需求大幅提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