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风电设备行业22年报及一季报总结 海外海风装机上限提升

2023-05-16 17:34:49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核心观点:

整体预计23年装机规模达63.3GW,招标量有望与22年持平。选取32家上市公司,分成主机、轴承、海线、零部件等板块分析。2022年风电设备行业总收入规模为3857.5亿元/-1.1%,净利润规模为225.6亿元/+4.0%。1)装机:22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366.7GW,23Q1风电新增装机10.4GW/+32%,增量主要来自于三月。据国家能源局,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预计达到430GW,对应23年风电新增装机规模63.3GW,同比增长68%。2)招标∶22年风电招标近百GW,预计23年招标100GW以上。23年1-4月新增招标26.396W/-25.8%,4月单月新增招标5.84GW/-60.5%,全部为陆风招标。主要原因在于22年是风电招标大年,4月更是招标量历史高点,整体看23年仍是招标大年,我们判断23年全年风机招标量相较于22年持平或略有增长。


(相关资料图)

总结22年年报&23一季报,我们发现主机厂和零部件环节表现有所差异。1)主机厂大部分企业Q1出货、利润同比下降,板块总体23Q1利润下降60%以上;2);塔筒、铸件、锻件环节:大部分企业Q1出货同比增长,部分企业(如天顺风能、天能重工〉实现翻倍以上增长.3)海缆、轴承滚子环节:各企业间差异较大,整体利润增速在主机厂及塔筒铸锻件之间。我们认为零部件出货于主机厂先行,部分零部件企业出货高增初步验证了23年装机交付高景气。交付节奏上看,预‘计Q2-Q3进入行业交付旺季,Q2出货相较于Q1将实现明显增长。

海外海风装机上限提升,海风装机有望加速,国内风电设备企业有望量价齐升。目前海外在建海风项目约9GW,预计23H2进入吊装并网高峰期。GWEC最新《2023全球风能报告》显示,预计2027年全球海风新增装机36GW,全球海风装机将维持高速增长。国内海风政策逐步倾向加速深远化进程,中国远海风能储量丰富,达1268GW,海风深远化大势所趋,且22年6月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完成安装。海外市场,海风深远化已有较多案例。欧洲市场已完成建设漂浮式和半潜式风机建设30余台,未来远海风能将是主要海风贡献来源。海风深远化进程有望加速,风电零部件用量提升及技术升级环节将充分受益。

01、22年风电行业受宏观因素影响,23-25年增速有望提升

风电抢装潮后,22年装机同比放缓。根据CWEA。2022年我国新增风电吊装容量49.83GW,同比下降10.9%;其中新增海上风电吊装容量5.16GW,同比下降64.36%。根据国家能源局,2022年我国新增风电并网37.63GW,同比下降21%,其中新增海风并网4.O7GW,同比下降76%(吊装到并网存在一定周期)。受21年风电抢装潮影响,22年装机同比有所回落。23Q1风电装机加速,预计23年同比高增。23Q1风电新增装机10.4GW,同比+32%。22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366.7GW,根据国家能源局目标,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430GW,对应风电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63.3GW,同比增长68%

全球风电装机:预计24年陆风装机超100GW,25年海风超25Gw

全球风电装机稳健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5.1%。根据GINEC《全球风能报告2023》,2Q22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7.6GW/同比-17.1%y"其中新增陆上风电装机68.8GW/同比-5.1%,新增海上风电8.8GW/同比-58.3%。全球海风装机量同比回落主要受到中国21年抢装并网增幅较大因素影响,预计23年将有大幅增长。GWEC预测,23-27年全球风电装机复合增速将达到15.1%,24年全球陆上风电装机量有望超过100GW,25年海上风‘电装机量有望超过25GW。海外海风市场高景气,国内风电设备企业出海利好。2023年4月16日G7联合公报将230年海风装机目标由120GW上调至15OGW,G7国家是国内风礻电设备供应商的海外核心市场,海外海风产品单价与利润率更高,国内供应商有望量价齐升。

风电招标:22年风电招标高增,23年风电大年招标有望超100Gw

22年风电招标同比高增,23年有望维持高增长。根据不完全统计,22年国内风电公开招标约98.5GW,同比+82.1%,其中陆上风电招标83.8GW,同比+63%,海上风电招标14.7GW,同比+427%。23年一季度风电公开招标已超过26.5GW。我们认为23年仍是风电招标大年,全年海风招标有望突破20GW,风电招标有望维持高位增长。主要省份十四五规划风电新增装机量合计超330GW,海风有望迎来加速期。双碳目标下,各省陆续发布“十四五”期间风电装机规划,截至目前规划容量合计超330GW,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过60GW,23-25年有望迎来海风建设加速期。

风电趋势—:海上风电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海风建设施工难度高于陆风,但优势更加明显。相比于陆风建设,海风的开发要求更加严苛,前期因素更复杂、风电机组选型影响因素更多,施工运维难度及成本更高。但同时,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土地、适宜大规模开发的优点,在节能降碳要求、能源结构紧缺、土地成本高涨的背景下优势更加突出,中国以及欧美多国将持续推动海上风电建设发展。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充足,海风开发势在必行。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 千米,岛屿6000余个,我国近海风能资源相较陆地更为丰富,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海上风电开发潜力高达2982GW,而目前总装机量仅为30.5GW,未开发的海上风电资源充足。此外,我国海风资源集中于东南沿海,同时也是我国用电需求最大的地区,合理利用海风资源有助于满足沿海城市电力需求,海风开发势在必行。

风电趋势二:风机大型化趋势显著,助力海风深远化发展

我国风电大型化趋势明显。2022年我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4490KN,同比增长27.8%,陆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4294kW,同比增长未37.9%,海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7420KW,同比增长33.4%,截至22年底累计装机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2178KW,同比增长7.5%。4MW及以上机型占比达到75.4,%,同比提升35.5pct,中国风电已进入“大兆瓦”时代。单机容量大型化有助于提升发电量、节约运维成本,已成为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海风深远化有望加速,用量提升及技术升级环节充分受益。深远海风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限制因素更少,根据Principle Power统计,全球超过80%的海上风能资源潜力蕴藏在水深超过40m的海域。海风机组单机容量提升将更好带动海风走向深远海,用量提升及技术升级环节充分受益。

风电趋势三:国际化崭露头角,国产风电出海正当时

22年风机出口放缓,近五年复合增速29%。根据CWEA。22年中国向海外市场出口风电机组共计610台,容量为2287MW,同比下降30%;其中陆风出口‘570台,容量为2122MW,海风出口40台,容量为165MW。截至22年底累计出口风电机组共计4224台,累计容量超过1192MW,陆风累计出口4112台,!容量为114392NW,海风累计出口112台,容量为489.8MW,出口设备已遍布全球5大洲共49个国家。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布2022年境外电力项目签约排行榜,2022年中国企业境外风电项目签约共41个,总金额79.3亿美元。

风电设备出海趋势不变,未来有望进一步加快。根据海关总署,22年我国风电设备出口规模为37.32亿美元,同比下降21.33%,受到宏观环境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维持高贸易顺差,出口结构中,风电机组零件占比小幅提升至73.25%,整机设备占比36.75%。展望未来,24-25年欧洲海风有望迎来爆发增长,利好国内海风设备厂商出海。

风电设备:23Q1行业盈利能力彰显

23Q1行业营收受宏观环境影响,盈利能力彰显。季度增速上,22Q2开始受宏观因素影响而放缓,22Q4收入规模1217亿元/+8.75%,出现抢装现象。受宏观因素及23年早春节影响,23Q1开工率较低,风电装机量少,风电设备行业23Q1伺同比下滑。但受益于原材料降价.;风机价格维稳,风电设备企业23Q1盈利能力回升。

02、风电主机厂:业绩略低于预期,国内外招标量整体向好

主机厂:2022年报及2023—季报业绩整体低于预期

风电主机环节2022年报及2023—季报业绩整体低于预期。风电主机环节我们选取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三一重能、电气风电进行分析。五家企业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89.68亿元,同比-7.00%,实现归母净利润7.64亿元,同比-15.11%; 2023年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7.16亿元同比-37.41%,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5421.04%。风电主机环节2022年报及2023—季报业绩整体低于预期,主要系需求端风电国内2022年度装机量仅37.63GW,同比增速为-20.9%,多重因素限制下出现一定减少。分公司看,各家公司整体低于预期但表现不一。

主机厂单价变动情况:除三一外,22年单价普遍下滑

除三一重能外,22年单价较21年普遍回落。我们选取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电气风电、三一重能近五年年报中的产销量计算单价,根据数据,除三一重能外,五家主机厂22年单价各有不同程度下滑,21年普遍达到历史高点。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风机单价在2022年内持续下行,22年基本进入平价时代,带动各环节零部件价格下行。据三一重能22年年报显示,22年三一重能3XMWI以下产品销量同比-61.92%,3XMN以上产品销量同比+531.82%,产品结构发生较大改变,导致22年单价较21年仍有明显提升。

主机:22年主机厂订单高增

主机厂22年新签订单、在手订单保持高增。2022年国内主机厂新签订单与22年末在手订单普遍高增,22年末在手订单超63Gw,其中金风科技总在手订单超27GW,明阳智能22年新签订单超18GW。主机:风机价格趋稳,海风招标逐渐释放,2022年陆风机组招标价格企稳。目前主流价格区间为1700-2300元/KW,且定价方式改变:价格分占比下降,技术分提升,从最低价中标逐渐过渡到最合理价中标。22年海风招标均价为4350元/kW。海风均价从2020年6500-7500元/kW下降至2021年3500-4500元/kW,2022年海风招标价格逐步趋稳。2022年全年,海风招标量达21.98Gw,海风价格趋稳叠加招标量释放情况下,风电设备企业有望实现应力释放。

03、发电轴承/滚子: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23年供需偏紧下有望量价齐升

轴承/滚子零部件:收入端增速放缓,盈利能力有所回升

风电轴承滚子等零部件环节2022年报及2023—季报业绩整体低于预期。风电轴承滚子等零部件环节我们选取新强联、五洲新春、天马股份、恒润股份(主业法兰、涉足轴承)进行分析。四家企业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5.01亿元,同比+5.85%,实现归母净利润6.44亿元,同比82.77%;2023年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9.48亿元,同比-5.62%,实现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5421.04%。2022年轴承成本逐渐上升及行业竞争逐渐加剧趋势下,新强联、恒润等风电轴承滚子等零部件龙头厂商整体业绩不及预期。分公司看,天马股份归母净利润由亏转盈,由2021年的-7.27亿提升至2022年的0.85亿,2023Q1归母净利润0.56亿,表现良好。

风电轴承分为4类应用类型,滚子轴承是主流应用趋势

风电轴承分为4类应用类型。风电机组涵盖1套主轴轴承、1个偏航轴承和3个变桨轴承、1套发电机轴承、1套齿轮箱轴承。双馈风机、半直驱风机有齿轮箱轴承,直驱电机发动机有多级变速功能,无需齿轮箱。大型化趋势下,滚子轴承逐步取代球轴承。偏航变桨轴承在4MW以下的小型机组以球轴承为主5MW以上的独立变桨轴承以三排圆柱轴承为主。由于滚子轴承受力优越、体积小、重量轻,圆锥滚子和圆柱滚子轴承未来占据主导,除偏航轴承外,其余部位将逐渐被滚子轴承取代。

04、风电海缆:产品结构影响下毛利率略有下滑,22年以来订单高增

海缆:2022年及2023一季度业绩整体低于预期

风电海缆环节我们选取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起帆电缆、宝胜股份、汉缆股份、太阳电缆进行分析。七家企业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88.15亿元,同比增长0.84%,实现归母净利润70.70亿元,同比增长93.49%。2023年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93.39亿元,同比+2.42%,实现归母净利润18.22亿元,同比-8.55%。风电海缆环节2022年及2023一季度业绩整体低于预期,主要系国内海上风电需求在2021年抢装潮密集释放后出现阶段性过渡影响。其中2022年利润端表观增长显著,主要系中天科技、宝胜股份在2021年度分别因不同原因计提较大减值损失、2021年度行业基数较低所致。

海缆:22年公开招标超10MW,海缆价值量有望提升

22年海缆公开招标约10MW。伴随海风景气度提升,近两年海缆市场招标火热。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海缆公开招标超过10MW,从海缆中‘标情况来看,龙头企业马太效应显著,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三家头部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CR3约87%。

伴随海缆项目容量扩大,离岸距离、水深、单GW价值量随之增加。根据公开合同金额的中标项目统计,我们发现海缆项目的离岸距离、水深、单GW价值量与海缆项目容量呈现正相关,22年粤电阳江青洲一、二项目以及龙源射阳项目规模均达到100OMW,单GW价值量达到22.7亿,海缆单GW‘价值量将进一步提升。海风产业链加速平价化,十四五海风将保持高速发展,伴随海风项目规模增大、离岸距离提高,海缆价值量成长性显著。海缆呈现高压化,全球首个5OOKV三芯海缆项目由东方电缆中标。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为全球首个50OkV三芯海缆项目,由东方电缆中标。我们认为,随着海风深远化发展,将推动海缆向动态化、高压化、柔直化发展,海缆技术壁垒和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05、塔筒桩基:大型化带动塔筒桩基需求升级,海陆双驱有望带来量价齐升

塔筒桩基:2022年业绩承压,2023Q1迎来复苏

由于2022年海风补贴退坡、陆上疫情反复等原因导致下游风电装机量不及预期,2022全年各塔筒桩基厂商业绩承压。分公司看,泰胜风能20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27亿元,同比下降18.84%;实现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6.33%。大金重工20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06亿元,同比+15.21%,实现归母净利润4.50亿元,同比-25.79%。天能重工20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83亿元,同比增长0.93%;实现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下降49.69%;天顺风能20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38亿元,同比-17.499%;实现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52.03%。行业预计23年是风电交付大年,2023H2会有一波小抢装,Q1各塔简管桩厂商业绩已经开始回暖,其中天顺、天能均实现了100%+的归母净利润增长。

单吨净利及产销率情况:除泰胜(陆塔)外,22年单吨净利普遍下滑

除泰胜风能(陆塔)外,22年单吨净利较21年普遍回落。我们选取天顺风能、大金重工、泰胜风能、天能重工近五年年报中的产销量计算单吨净利及产销率。;根据数据,除泰胜风能(陆塔)外,四家塔筒桩基22年单吨净利各有不同程度下滑,21年普遍达到历史高点;产销率大金重工最高,达107.42%。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风机单价在2022年内持续下行,22年基本进入平价时代,带动塔筒桩基价格下行。据泰胜风能22年年报显示,22年陆上风电装备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增长37.90%和34.22%,主要原因是海外陆上风电发展态势良好,公司承接出口订单大幅增加,并通过有序整合有效释放陆上风电业务的产能。

大型化带动塔筒桩基需求升级,行业壁垒不断提升

风电机组规模扩大,带动塔筒、桩基、导管架高度、重量增长。海上风电面临着大型化和海风化的双重趋势,大型化趋势下,风机单机容量增大,对塔筒桩基的重量和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风化趋势下,风机需要适应海上恶劣环境,对塔筒高度和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DOE的统计,风机平均功率由2.01MW提升至2.75MW,于此同时塔筒的平均高度亦由82.4米提升至90.1米,目前主流的塔筒高度已经提升到了160m以上。

由风电塔筒、桩基和导管架构成的支撑基础是海上风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量逐步提升。海底支撑的用量和结构受到海域水深的影响。在水深0-40米的海域,单桩结构是主要的海底支撑方式;在水深40-60米的海域,导管架结构更为常见。随着国内风电向深远海方向发展,海上装机占比持续增长,导致海上风电新增桩基导管架的用量上升,塔筒桩基的价值量也随之增加

伴随海风深远化,漂浮式风电有望进一步发展。在深海区域,桩基、导管架因有长度限制无法实现支撑功能,而漂浮式基础概可以有效实现远海支撑。与固定式相比,漂浮式风电可利用离岸更强的风力产生更多电力。2021年12月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率先具备自主研发、制造、安装及运营能力。漂浮式海上风电具有较好的供应链基础,具备快速降本的潜力,近期主要国家海上风电项目用海权招标情况也反映了海风向漂浮式发展的趋势。根据GWEC预测,2026年开始漂浮式海上风电进入新增装机达到GW级的商业化阶段,欧洲、中日韩和美国将主导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市场。

06、风电主轴:大型化背景下,铸造主轴渗透率有望提升

主轴:2022年业绩承压,2023Q1开始回暖

风电主轴环节2022年报业绩整体低于预期,2023一季报开始回暖。风电主轴环节我们选取金雷股份、通裕重工进行分析。20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7.24亿元,同比+4.39%,实现归母净利润5.98亿元,同比-23.38%;2023年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64亿元,同比+13.92%,实现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89.76%。风电主轴环节2022年报业绩低于预期,2023一季报开始回暖。

叶片:2022年及2023一季度业绩承压

风电叶片环节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业绩承压。风电叶片环节我们选取中材科技、时代新材进行分析。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1.44亿元,同比+8.15%,实现归母净利润38.68亿元,同比+8.80%, 2023年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2.69亿元,同比-2.28%,实现归母净利润5.27亿元,同比-35.07%。风电叶片环节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业绩低于预期,主要系叶片承受价格和成本双重压力,单位净利大幅下滑。

制动器:2022年及2023一季度业绩承压

风电制动器环节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业绩承压。风电制动器环节我们选取华伍股份进行分析。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46亿元,同比+0.75%,实现归母净利润0.0亿元,同比-38.90%;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15.00%,实现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24.04%。风电制动器环节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业绩低于预期,主要系风电平价压力下,上游零部件供应企业利润承压,风电制动器产品价格下降。

爬升器:2022年及2023一季度业绩承压

风电爬升器环节2022年报及2023—季报业绩承压。风电爬升器环节我们选取中际联合进行分析。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7.99亿元,同比-9.45%,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33.05%;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1.93%,实现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65.67%。2022年,根据CWEA、国家能源局数据,行业吊装装机49.8GW,同比-11%,行业并网装机37.6GW,同比-21%,海风抢装后需求透支叠加全年开工进度相对迟缓,影响了装机规模和并网施工进度,风电爬升器环节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业绩低于预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