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日联科技研究报告 国内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供应商

2023-06-01 09:33:50

来源:华安证券

1.日联科技:工业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领军企业

1.1 工业 X 射线检测领军企业,致力实现国产替代


【资料图】

日联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工业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供应商,研制出中国首款封闭 式热阴极微焦点 X 射线源。日联科技成立于 2009 年,主要从事微焦点和大功率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和技术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 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等检测领域。公司坚持射线物理技术研究和 X 射线核心部件开发,研制出了中国首款封闭式热阴极微焦点 X 射线源,已应用于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中。公司的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核心部件实现了进口替代、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为国内产业应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稳定,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骏和秦晓兰,两人为夫妻关系。 截至 2023 年 3 月 28 日,刘骏直接持有公司 2.60%的股份;秦晓兰直接持有公司 1.64% 的股份;此外,刘骏与秦晓兰通过其控制的日联实业(刘骏与秦晓兰合计持有日联 实业 100.00%的出资额)及共创日联(秦晓兰为共创日联的普通合伙人并担任其执 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控制公司的股权比例合计 42.59%;综上,刘骏和秦晓兰合计控 制公司 46.82%股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共有深圳日联、重庆日联 2 家全资 子公司,不存在其他控股公司或参股子公司。

管理层从业经验丰富,技术团队对行业理解非常深刻。公司董事长刘骏先生拥 有 29 年的电子设备行业的从业经验;首席技术官 ZHOU LI 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微 波专业,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且从业经验丰富。公司其他高管也都从业多年,专 业能力强,技术与管理经验丰富。对行业独到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公司未来发展,为 公司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和领军地位奠定基础。

1.2 专注于 X 射线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产品布局广泛

公司专注于 X 射线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在整机开发和影像软件领域均实现技术 布局。在整机开发方面,公司在国内集成电路、高端消费电子、新能源电池和一体 化压铸车架等领域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开发出具有应用领域广、检测精度高、检测 效率高等特点的系列化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在影像软件方面,公司紧跟数字化智 能检测步伐,开发出适用于下游各领域的特殊算法和影像处理软件,通过有针对性 的大量被检测物及缺陷特征的机器学习,实现 X 射线影像的高精度、智能化处理。

日联科技主营业务收入结构稳定。2019-2022 年,主营业务收入中,包括集成 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设备、新能源电池检测设备、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设备等在内 的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业务收入比重较大,营收占比一直维持在 90%左右。2022 年 智能检测装备业务实现收入 4.18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86.16%,其中集成电路及 电子制造检测 2.1 亿元,占比 43.34%,新能源电池检测 1.3 亿元,占比 27%。X 射 线智能检测设备行业的毛利率也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 38%-39%之间。

2022 年 1-6 月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为 30.60%,以新能源电池和集成电路及电子 领域客户为主。公司新能源电池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领域相关客户集中度较高,其 他领域客户集中度相对较低。

1.3 盈利水平增长,费用率不断下降

盈利水平近年持续增长,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2019-2022 年公司营收 CAGR 为 48.20%,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108.01%。公司总体毛利率维持在 40%左右。净利 率有较大幅度增长,由 2019 年的 5.58%增长到 2022 年的 14.8%。2022 年净利润同比 增长率较往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系 2022 年以来,新冠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地 频发的态势,公司无锡、深圳、重庆三地工厂生产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封控 的影响,使得公司生产相关成本费用有所增加,发货、设备调试及验收工作有所延 迟。 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公司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40.05%;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增长 41.15%。2023 年第一季度 实现营业收入 1.11 亿元,同比增长 38.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0.14 亿元,同比增长 146.57%。

期间费用率不断下降,保持高研发投入。近年为持续提升产品性能、满足市场 和客户需求,公司不断革新 X 射线检测设备,研发费用率维持在 9%左右,2023 年 一季度增长到 10.85%;期间费用率由 2019 年的 24.25%下降到 2022 年的 18.01%,期 间费用率不断下降表明公司费用控制能力较优,未来盈利空间有望增大。期间费用 中销售费用率略高,主要原因系公司产品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公司客户较为分散。 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头部客户的不断开发,规模效应 逐步显现,公司销售费用率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2.X 射线检测设备:多点布局助力高成长

2.1 X 射线检测设备市场空间广阔,高端市场国产化有待提 升

X 射线检测是一种无损、快速的检测方式,并可以出具直观、清晰的检测结 果。X 射线源产生 X 射线,利用 X 射线的穿透特性,通过 X 射线穿透不同密度 (或厚度)物质的衰减差异,可以得到被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成像,通过影像分析而判定物体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类型、等级,同时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完 成对图像的存储,保证检测数据的可追溯性。

X 射线检测设备下游应用领域广泛。X 射线检测设备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供应 商,主要为 X 射线源、探测器、高压电源、多轴联动系统、离子泵、控制板卡等; 产业链中游为检测设备设计商;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为医疗健康领域和工业无 损检测。其中工业无损检测领域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 件焊件及材料检测、公共安全及其他(如食品安全等)等领域。应用领域不同,X 射线检测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封装形式、技术特点等差异较大。

根据沙利文咨询,预计到 2026 年我国 X 射线检测设备除医疗健康领域外的其 他主要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为 241.4 亿元,2022-2026 年我国 X 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 模的 CAGR 约为 15.2%。除医疗健康外,2021 年我国 X 射线检测设备的市场规模约 为 119 亿元,受到下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等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影 响,X 射线检测设备预计在未来五年将维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高端 X 射线智能检测行业的主要以国外厂商为主。尤其在集成电路及电子 制造检测装备市场目前主要由国外厂商占据,且集中度较高,公司是国内极少 数能参与该领域竞争的企业。

2.2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领军企业扩大优势

根据沙利文咨询,2026 年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 X 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 到 61.2 亿元,2022-2026 年的 CAGR 将达到 23.0%。2017 至 2021 年,中国集成电路 及电子制造的市场规模从 15.3 亿元增长至 23.4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1.2%。未 来,随着半导体制造行业逐渐成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不断推 出,中国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行业有望蓬勃发展,集成电路及高端电子制造厂商对 X 射线检测设备的需求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X 射线检测可以用于晶圆的检测与封装后检测工艺中。集成电路是我国重点发 展的产业,从主要依赖进口,逐渐发展成先导型行业,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产业结 构日渐完善。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呈平稳增长趋势,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披露数据,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年销售额从 2010 年 1,440.2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 8,848.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9.9%。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驱动着集成电路 X 射线检测设备的需求增长。

X 射线检测设备可以获得器件的内部结构,发现隐藏在封装体内部的各种缺陷, 同时可以发现 PCB 内层走线的断裂以及肉眼和在线测试检查不到的内部结构。我 国在 PCB 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的生产优势依然存在据 Prismark 统计数据,中国市场 PCB 产值持续稳定增长,从 2010 年的 201.7 亿美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351.0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7%,高于全球市场平均增速,同时中国市 场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从 2010 年的 38.4%,持续上升至 2020 年的 53.8%。

公司是最早进入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 X 射线检测设备领域的国内厂商之一,在 该细分领域深耕近二十年,系国内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已累计完成超 2,000 家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领域客户的交付,积累了丰富的集成电路 SOP/QFP/BGA/CSP/IGBT 封装以及电子制造 PCB、PCBA、电子元器件检测解决 方案。且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在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领域具备 3D/CT 智能检测设备 设计、生产能力的供应商,通过旋转聚光束和样品并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扫描 每个投影模拟三维图像,实现微米级的检测及 3D/CT 精密成像。根据沙利文咨询 的统计,公司以约 6%的市场占比处于国内企业领先水平,我国其他相关企业主要 专注于电子制造 X 射线检测设备领域。

公司根据应用场景配备离线型和在线型装备,可以满足客户针对 2D、3D/CT 成像的不同检测需求。离线型装备对产品采取离线抽检的方式来保证产品质量;公 司在线检测设备能够在客户产品下线前实现对所有产品的自动检测以及不合格产品 的自动分拣,并与客户 MES 系统相连,检测数据实时反馈给前段工艺,保障下游 客户的产品品质。

公司着力发展高端消费电子领域板块检测产品。公司已成功开发 VISION 系列 3D/CT 智能检测设备(AX9500)并已成功交付至国内高端消费电子领域领先企业, 并与国内高端消费电子、通讯模块、汽车电子领域知名客户持续推进产品验证测试 工作。

2.3 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产能扩张持续增长

根据沙利文咨询,预计至 2026 年 X 射线检测设备在整体电池检测领域的市场 规模将达到 58.0 亿元,2022-2026 年 CAGR 将超过 28.9%。2021 年,X 射线检测设 备在电池检测领域的市场规模为 13.2 亿元,其中中国设备占主导地位。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爆发式发展成为电池行业 X 射线检测设备高速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因素。 伴随着动力电池及储能企业产能的高速扩张,X 射线检测设备在该领域的需求量增 长迅猛,且设备技术迭代快。

X 射线检测作为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检测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我国新能源 汽车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锂电池检测设备需求。2017 年至 2021 年,动力电池装 机量年 CAGR 为 43.5%。预计未来 5 年(2022 年到 2026 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年 复合增长率为 34.93%,在 2026 年达到 762GWh。 电化学(电池)储能具有性能出色、受地理气候条件限制小等优势,目前储能 行业迎来爆发式发展,其对 X 射线检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017 年至 2021 年,储 能电池新增装机量由 0.5GWh 增长到 5.9GWh,年复合增长率为 85.5%。2022-2026 年-储能电池装机量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 CAGR 将达到 53.0%,在 2026 年达到新 增装机量 55.3GWh。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公司业务规模位列国内市场第二位,根据沙利文咨询统计, 2021 年公司市占率约为 14%。公司解决了高厚度卷绕电池极片检测及刀片电池 AT9 涂层干扰等行业痛点,定制化设计出具有检测精度高、检测节拍快、检测稳定性强 的新能源电池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公司在锂电检测细分领域积累了包括凸轮式快 速移栽及视觉定位技术、堆叠式快速检测技术和高速磁悬浮检测技术等,不断推进 在消费类电池、储能类电池的应用。随着公司自产 130kV 射线源的稳定量产及在主要新能源电池厂商设备的验证通过,公司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竞争优势将得到进一 步巩固。

公司新能源电池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以在线式为主,具有较高的定制化特点。 公司根据下游客户电池厚度、识别缺陷类、检测效率等需求情况,定制化设计不同 检测精度、检测穿透力和检测效率的产品。公司新能源电池离线式设备主要包括 AX8800、AX8200B 系列,兼容性较强,应用于各类叠片式、卷绕式新能源电池, 消费类电池的离线检测。

募投扩产突破生产瓶颈。公司下游新能源锂电客户动力电池产能快速扩张,公 司产品在宁德时代、欣旺达、比亚迪等主要客户中份额占比较高,因此匹配下游客 户需求,公司通过重庆子公司 X 射线检测设备的项目进行扩产,更好地进行客户拓 展与集群效应开展。

2.4 铸件、焊件及材料领域:加强合作,技术突破

根据沙利文咨询,预计 2026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 44.2 亿元,2022-2026 年 CAGR 将接近约 17.0%。2021 年,中国工业领域(铸件、焊件及材料)X 射线检测设备市 场规模近 21.1 亿元,未来,作为高效率、高精准度的检测设备,X 射线检测受到越 来越多汽车制造、航天航空等领域的青睐和肯定,X 射线检测设备的需求量也随着 汽车市场、航天航空等整体规模的扩大逐渐增加。

汽车工业是 X 射线检测设备在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最大的应用领域,随着新 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汽车工艺技术进步,扩大了 X 射线检测设备的应用场景。X 射 线检测技术可以在不损伤零件的基础上,检测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受益于一 体式车身压铸工艺的发展,未来 X 射线设备将被广泛应用于该领域。近几年,我国 汽车产销量有所波动,2020 年汽车产量为近年来低谷,产量为 2,522 万辆,2021- 2022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也在逐渐恢复。

根据沙利文咨询的统计,2021 年国外企业我国铸件、焊件及压力容器领域 X 射 线检测设备市场占据了约 60%的市场份额,公司整体市场占有率在 5%以内。在铸件焊件及材料领域,公司开发出 UNC 单进单出、UNCT 断层扫描、UNZ 转台式等 系列化智能检测装备及图像高速处理和缺陷自动识别软件,为汽车制造、航空航天、 压力容器、工程机械等领域提供 X 射线检测解决方案。

公司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领域装备以离线式为主,主要包括 UNC 单进单出系 列、UNCT 断层扫描系列、UNZ 转台式系列、一体化压铸成型车架检测系统、 UNT 通道式系列等智能检测装备,配备 160kV-450kV 的大功率 X 射线源及公司自 主研发的 NDT 图像处理和缺陷识别软件,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图像实时深度处理 能力,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铝铁制品、压力容器、工程机械和轮毂轮胎等领域。

铸件焊件及材料领域,公司继续加强合作,实现技术突破。公司已完成特斯拉 上海超级工厂的首台一体化压铸成型车架 X 射线检测设备的交付,并利用项目设计、 一体化压铸成型车架缺陷类型、自动图像增强技术等经验,与其他新能源整车厂持 续推进合作中。在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图像采集和缺陷识别软件方面,公司形成了 包括实时降噪、细节增强、HDR 动态压缩等一系列核心处理技术,大幅提升图像 的清晰度。同时,公司已完成大功率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重要零部件 225kV 高压发 生器的研发及样品试制,在纹波系数和电压恒定性等技术指标方面均实现较大突破。

3.X 射线源:打破垄断,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3.1 X 射线源:智能检测核心部件

X 射线源(又称 X 射线发生器)是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的核心部件。在 X 射 线管中,从阴极发射的电子,经阴极、阳极间的电场加速后,轰击 X 射线阳极靶, 将其动能传递给靶上的原子,其中约有 1%左右的能量转化为 X 射线,并从 X 射线 照射窗中射出。X 射线源阴极发射的电子被聚焦到靶上的一个点,称之为焦点,焦 点的尺寸越小,则检测精度越高。X 射线源主要性能指标包括焦点尺寸、管电压、 管电流。X 射线源所需的电子枪系统主要由高纯钼栅控微孔电子枪和其他电子光学 系统共同组成,实现电子束的持续稳定发射。三极电子枪结构,实现小体积内静电 场电子发射及预聚焦,有效减小了栅控电压及加速电压,减小了极间漏流并提高了 电子枪发射效率。

根据密封方式的不同,微焦点 X 射线管分为开放式(开管)和封闭式(闭管) 两种。开管式微焦点射线源具有焦点尺寸更小、最大管电压更高的特点,具备更高 的放大倍率和更强的穿透力,但同时在性价比、维护成本、使用寿命和启动时间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劣势。目前,闭管式微焦点射线源仍然是集成电路、电子制造、新 能源电池等精密 X 射线检测领域的主要选择。在封闭式热阴极微焦点 X 射线源领 域,日联科技是中国唯一一家实现量产的企业。在开放式微焦点 X 射线源领域,国 内企业目前尚未能实现产业化突破,该领域主要由依科视朗、Finetech、X-WorX 等 公司垄断。

3.2 我国 X 射线源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根据沙利文咨询,预计 2026 年 X 射线源市场规模将达 54.25 亿元,2021 至 2026 年复合增长率达 19.0%。从 X 射线源市场规模来看,据统计,除医疗市场外,中国 X 射线源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14.64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22.76 亿元,年复合增长 率为 11.7%。未来我国将继续保持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力发展与投资,另外由于国 家双碳政策和能源转型战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将显著利 好于 X 射线源市场的发展。

微焦点 X 射线源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高科技产品,涉及原子物理学、真空物理 学、材料学、电磁学、电子光学、热力学等学科,具有研发难度大、技术壁垒高的 特点。受限于国内技术和制造水平不足,我国工业影像检测的微焦点 X 射线源几乎 全部依赖进口,中国市场一直以来被日本滨松电子、美国赛默飞世尔两家公司所垄 断,2021 年其合计市场份额近 85%,能提供 80-180kV 全系列封闭式微焦点 X 射线 源。随着我国精密检测设备需求的不断提升,加上国外龙头企业生产设备核心部件 交付延期及设备维护等原因的影响,关键核心部件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 是随着下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发展,下游面临“一源难求” 的困境,严重影响了下游相关产业的产品质量检测水平。

3.3 打破海外厂商垄断,扩产+市场拓展同步推进

在微焦点 X 射线源方面,日联科技通过长达十年的研发投入,已完成 90kV、 130kV 封闭式热阴极微焦点射线源的量产,是国内唯一实现闭管式热阴极微焦点 X 射线源量产的企业。在产品设计、关键材料、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和技术团队等方 面均实现了自主可控,相关产品的技术参数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海外供应 商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保障了国内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精密影像检测工序的自主可控。公司微焦点射线源主要用于自身的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 中,少部分以备品备件的方式对外销售。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打破发达国家对微焦点 X 射线源技术垄断,实现核心部件自 主可控。2012 年至今,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建立了江苏省高精密 X 射线影像检测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陆续攻克了高纯钼栅控微孔电子枪制备、三级电子光学微焦点聚 焦、微尖高密度电子覆膜阴极制备和一体化耐高压固态高频高压发生器制备等技术 难点,在 X 射线源原材料、X 射线源技术工艺、生产设备、核心人员培养等方面取 得多项突破。

在已实现技术突破的 90kV 和 130kV 微焦点射线源领域,日联科技与国外龙头 企业的同类型产品在技术参数上不存在明显差距。在国外技术产品封锁和贸易摩擦 加剧的背景下,90kV 及 130kV 微焦点 X 射线源的量产有效缓解了国内 X 射线智能 检测设备市场的供给压力,保证了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但是 公司相对于国外厂商在技术储备、产品序列完整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竞争劣势。

推进产能爬坡,计划于三年内实现微焦点 X 射线源的自主可控。公司 2021 年 销售的 X 射线检测智能设备中使用自制微焦点 X 射线源的占比约为 15%,其中, 2021 年公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领域应用自产射线源的比例为 30.55%,新能源 电池检测领域应用自产 X 射线源的比例为 5.43%,占比较低。2019 年至 2021 年,公 司自产 X 射线源产量由 32 套/年提升至 434 套/年,最近三年产能得到迅速提升, 公司预计未来 3 年将能够满足超过 200 套/月的微焦点 X 射线源的产能需求。公司 制定了 90kV、130kV 的微焦点 X 射线源产能提升计划和 80kV、110kV、120kV、 150kV 的研发及产业化计划。公司计划于三年内实现微焦点 X 射线源的自主可控,X 射线检测设备中应用自产 X 射线源的比例将逐步由目前的 35%左右提升至 95%以 上。

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公司将围绕微焦点 X 射线源进行持续性 基础研发,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迭代的同时,也为公司提供了前瞻性技术储备。

在大功率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领域,公司已完成汽车制造、航空航天、 压力容器、五金制品等多行业多品类铸件焊件及材料智能检测装备的覆 盖,并已完成大功率 X 射线智能检测装备重要零部件 225kV 高压发生器 的研发及样品试制。

公司募投的研发中心项目促进技术转化成新产品与新服务进入市场,进 一步延伸并拓宽公司的产品线,为公司未来发展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通过产品研发和渠道销售进行市场开拓:

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和对下游客户潜在需求的挖掘,公司紧跟下游最新技 术与市场需求动向,进一步开展在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应用技 术的研究。

公司正稳步推进自产 X 射线源在宁德时代、欣旺达、合肥国轩等主要客 户处的验证工作。2022 年 8 月,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了 X 射线源供货协 议,根据供货协议的约定,宁德时代于协议生效起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 期间,累计向发行人采购 130kV 微焦点 X 射线源合计 500 套。公司将持续推进自产 X 射线源的客户验证进展并积极开展其他客户批量销售协议的 洽谈工作。

4.投资分析

基本假设:

一、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装备

公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装备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及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 的持续开拓,总体我们假设该业务 2023-2025 年实现收入 32,400.00/47,520.00/67,600.00 万元,毛利率提升为 47.00%/49.00%/52.00%。

二、新能源电池检测装备

公司锂电检测设备随着市场增速不断增长,且产品升级及叠片电池相关市场的 不断开拓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假设 2023-2025 年实现收入 18,972.37/25,612.69/34,577.14 万元,毛利率提升为 30.80%/31.30%/31.80%。

三、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装备

随着一体化铸造检测设备及国防军工等方向铸件检测设备的增长,假设 2023- 2025 年实现收入 11,484.30/15,503.81/20,154.95 万 元 , 毛利率假设稳中有升为 33.74%/34.44%/35.14%。

四、备品备件及其他

公司微焦点射线源的产能不断提升,射线源销售收入提升,且随着公司业务规 模扩大,其他备品备件的收入也将提升,假设 2023-2025 年收入 19,510.83/39,260.83/81,010.83 万元,随着高端射线源新品的推出,毛利率提升为 62.00%/65.00%/67.00%。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