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九芝堂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在九芝堂,制作元宵式样的圆筒里,滚的不是元宵,而是六味地黄丸,这是为何?
(相关资料图)
说起九芝堂六味地黄丸,传承千年古方,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良,颗颗饱满,大小均匀,拥有“黑珍珠”的美誉。
作为传统中医药产品,九芝堂六味地黄丸荣获“湖南省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并为唯一一个入选的中成药品种。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你所不知道的九芝堂六味地黄丸。
01
两千年前,有名医崔氏,妙手仁心,其所创崔氏八味丸,远近闻名。北宋太医钱乙,为治小儿先天不足,去附子、桂枝,故成六味地黄丸。
药方是一致的,唯有通过对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良,来提升产品的批间质量一致性,以此来保证产品疗效稳定。从拇指大小老药瓶,到大蜜丸与浓缩丸,剂量规格改变;从纯手工制作,到现代化工艺引进,制作方法改变,如何保证药效,药材的选取是第一个关键环节。
九芝堂一直坚持选用道地药材,集全国各地之精华,它得是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采购的同事经常天南地北的出差,哪里药材好就往哪里跑。
采用“双盲法”进行样品招标,采用人工与科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验,一轮又一轮的进行筛选。同时,还拥有如从业六十余年的易振球老先生等众多中医药领域“泰斗”级专家坐镇,进行人工检验。
02
近二十道工序,六味的生产才不简单。
精选的道地药材经过前处理加工、提取、粉碎、灭菌等,制备好的浸膏、灭菌粉进行和料搅拌均匀,通过设备的螺旋挤压让药材更柔软;采用高速搓丸机搓丸成型,自此药丸就成型了。
但初成丸型的药丸并不规整,之后还要经过一系列打磨筛选。拉平、筛丸让药丸表面更平整、光滑,并将偏大及偏小的药丸筛除,合格的物料进入干燥冷却,再利用旋丸机利用离心力将不规则、不圆整的药丸挑出。
筛选合格的药丸还要经过一轮抛光和选丸,达到颗颗饱满粒粒均匀大小一致才能进入包装。理瓶、上料、数粒、旋盖封口、贴标、装盒、装箱,生产好的六味地黄丸就来到了大家面前。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中提到:“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匠心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优质的产品,九芝堂六味地黄丸的制作工序繁杂,仅筛丸就得经过一道又一道,但也正因如此,保障了药丸的精致与高品质。随着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传统的工艺样态、技法的载体都在发生变化,但工匠精神不会变。
03
质——严守质量关,品质看得见
品质为基,严守质量关,药丸的“内在”才是关键。九芝堂自创始之际立下了“吾药必吾先尝之”的店规,确保了产品优质合格。在药丸制作的全周期,九芝堂在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拥有一整套严格的内控标准,从而确保产品疗效稳定可控。基于药材的地道、炮制加工的规范和严格的质量把控,九芝堂能自信地采用透明塑料瓶盛装产品,坚持“好药看得见”。
作为同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三项殊荣的国家重点中药企业,九芝堂并没有被传统束缚,朝着智能化、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数据可溯的方向前进,致力于解决中药固体制剂的质量稳定性和均一性难题。
0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逐渐重视,以六味地黄丸为代表的传统中成药产品需求不断增大,人工为主的单工序制作效率低,产能小,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成为中成药企业的难题。
九芝堂采取智能转型。从2008年的联动生产线的引入,再到2014年智能化设备的更新,九芝堂生产线变得越来越“聪明”,产品质量也更加可靠,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实现中药传统模式的智能转型。
智能系统对物料进行动态管理的运用,对生产过程精准控制,屏幕上可以实时获取产线上每一环节的温度、压力等生产数据。
在“抛光室”,制作元宵式样的圆筒在同步旋转。采用滚元宵的方式对六味地黄丸进行打磨抛光,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与上万次的试验结果,摸索出在抛光的过程中对水、气、温与辅料的最佳控制,是九芝堂浓缩丸产线上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正因为对抛光过程的卓越把控,九芝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无论是色泽、质地等均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通过自动化的加工,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工。
世间万物皆有联系,药食同源即是如此。值此元宵佳节,借六味与元宵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转载公众号:九芝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