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美股份研究报告 深耕氟制冷剂产业链 新视野

2023-06-06 16:38:48

来源:西部证券

一、三美股份:氟化工产业配套,盈利能力随制冷剂行业修复

1.1、深耕氟制冷剂产业链,延伸氟聚合物等高附加值领域

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氟制冷剂行业二十余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氟碳化学品和无 机氟产品等氟化工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股份制民营企业。2019 年,公司在上海证券 交易所挂牌上市,以成为“全球领先的氟产品提供者”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含 氟制冷剂、发泡剂制造商,为市场提供品种丰富、性能优异的绿色低碳产品。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以氟制冷剂,氟发泡剂和氟化氢为主的氟化工产业链, 同时公司重点发展 HFCs 制冷剂、发泡剂品种,向氟精细化学品、氟聚合物方向进行产 业链一体化投资布局。公司是行业内主要供应商,核心产品 HFCs 制冷剂、氟化氢的产能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相关资料图)

股权控制集中。公司实际控制人是胡荣达父子,两人直接或间接持股比例总计为 62.84%, 目前胡荣达之子胡淇翔为公司董事长。公司设立共 8 家全资子公司 1)子公司江苏三美主 要从事含氟化学品的生产。2)子公司东莹化工主要从事生产氟精细化学品如六氟磷酸锂。 3)公司与江苏华盛锂电合资成立盛美锂电,主要从事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的生产。

公司现有业务集中在制冷剂产业链,分为三大产品:1)氟化氢:无水氟化氢(AHF)是大部分氟化工品所必需的原料之一。公司现有无水氟 化氢产能 13.1 万吨/年,拟新建 15.9 万吨/年 AHF 产能,包括浙江基地扩建 5.9 万吨/年, 福建基地扩建 10 万吨/年(2023 年建成)。现阶段公司氟化氢主要作为配套原料用于公司 氟制冷剂和氟发泡剂的生产,在满足自用的前提下对外进行销售。 2)氟制冷剂:公司氟制冷剂包括二代和三代。二代中,公司 2023 年 R22 产能为 1.44 万 吨/年(ODS 配额 0.95 万吨),R142b 产能为 0.42 万吨/年(生产配额 0.17 万吨)。公司 第三代制冷剂包括单质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现有 R134a 产能 6.5 万吨/年、R125 产能 5.2 万吨/年、R32 产能 4 万吨/年、R143a 产能 1 万吨/年。 3)氟发泡剂:公司氟发泡剂产品为 R141b,现有 R141b 产能 3.56 万吨/年(生产配额 1.45 万吨),主要用于建筑板材、墙面喷涂、管道保温等领域。

转向布局氟精细化学品及氟聚合物,打开成长空间: 1)氟精细化学品方面,布局半导体、锂电池两大赛道:公司以全资子公司福建东莹为主 体投资建设 6000 吨六氟磷酸锂项目,预计 2023 年下半年试生产:公司与江苏华盛锂电 共同出资设立盛美锂电(公司持股 49%),以其为主体投资建设 LIFSI 项目,一期 500 吨, 预计 2023 年二季度末投产;公司与日本森田合资设立森田新材料(公司持股 50%)投资 建设电子级氢氟酸,目前已投产,正在进行下游客户认证。 2)聚合物方面,公司推进建设浙江三美 5000 吨 FEP 和 5000 吨 PVDF 项目,预计将于 2024 年投产。

1.2、制冷剂盈利能力恢复,推动业绩上行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是氟制冷剂,毛利率受周期影响波动大。2022 年公司氟制冷剂业务收 入为 36.33 亿元,同比+20.32%,贡献了主营业务收入的 76.15%。2018-2020 年,公司 制冷剂业务毛利率下跌至 8.9%,2021 年回升至 25.1%,2022 年由于制冷剂供应量充裕, 价格传导不畅,部分产品呈现成本倒挂现象,导致毛利率下降至 15.4%。 重点品种间盈利能力存在差异,公司制冷剂板块毛利率水平相对同业较高。公司三代品种 以 R134a、R125 为主,盈利能力较 R32 更高。2021-2022 年公司毛利率要高于永和股份, 主要系原材料 HF 配套较为齐全。

公司积极延伸下游产业链,产销率维持高位。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HCFCs 作为原料 用途的生产量不受限制,可作为下游氟聚合物、氟精细化学品等的原料使用,也可用于其 他非 ODS 用途。2022 年公司氟制冷剂、氟化氢和氟发泡剂的产量分别为 18.80 /13.69 /3.06 万吨,同比+15.91%/+5.99%/+14.59%,销量分别为 14.08/8.05/1.87 万吨,同比 +9.80%/+4.06%/+20.16%,产销率分别为 74.91%/58.75%/61.05%。

制冷剂行业景气上行,公司业绩波动向上。受制冷剂行业景气度下行与疫情叠加影响,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7.21亿元,同比-30.85%,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65.6%。 2021 年制冷剂整体需求回暖,且年底成本抬升带动制冷剂价格上涨,公司营业收入触底 回升,同比+48.77%。2022 年延续产业景气复苏,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7.71 亿元,同比 +17.84%,实现归母净利润 4.86 亿元,同比-9.44%。

境外销售收入是公司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五年来公司海外营收占比均在 40%左右。 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依托垂直扁平的销售管理模式,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 的售前沟通、售后技术支持和非常规产品需求的快速解决方案,并定期与重要客户进行技 术交流,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公司产品通过多项权威体系认证,广受下游客户认可, 现销往全球六大洲超 100 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外汽车、空调生产企业的冷媒供应商。2022 年公司海外营收为 18.61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 39.01%,同比-4.27pct。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研发费用稳定增长。2019-2022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从 9.07%下跌至 2.26%,近几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持续增加,研发费用率逐渐上升。

资产负债率水平低,经营性现金流充足有助于新业务扩张。自 2019 年以来,公司资产负 债率控制稳定,远低于氟化工行业资产负债率平均值。

二、氟制冷剂:迈向行业供需拐点,驱动公司业绩向上

制冷剂,也称冷媒、雪种,是热机完成能量转化所需的中介物质。目前、制冷剂可分为无 机化合物、卤碳化合物(氟制冷剂)、碳氢化合物、共沸溶液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 以热力学性能优异的氟制冷剂,用于冰箱、家用空调、汽车空调等消费领域。以冰箱为例, 制冷剂通过压缩,冷凝,节流,蒸发等流程,制冷剂汽化吸收热量,使其周围的介质温度 下降,达到了制冷的目的。

氟制冷剂至今为止已发展到第四代,行业根据臭氧消耗潜值(ODP)和温室效应潜能值 (GWP)对氟制冷剂进行环保评估并将其分为四代。第一代制冷剂(CFCs)和第二代制 冷剂(HCFCs)均因破坏臭氧层而被淘汰,第三代制冷剂(HFCs)的使用则会加速全球 变暖。第四代制冷剂(HFOs)虽然可以降低温室效应值,但目前存在生产成本较高、制 冷效果不达预期等劣势,目前仅有少数发达国家在使用。

2.1、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迈向拐点,确立价格长期上行趋势

供给端:2023 年二代制冷剂配额提前削减,2024 年即将冻结三代生产消费配额。1)二 代制冷剂步入淘汰周期:根据《蒙特利尔协议书》,我国 2013 年冻结二代制冷剂在基准水 平 43.4 万吨,并将在 2020 年和 2025 年分别削减 35%和 67.5%。2023 年提前削减二代 配额,国内二代生产配额 21.48 万吨(同比-26.63%),其中内用生产配额 12.90 万吨(同 比-25.78%)。2)三代制冷剂是冷媒市场长期主要供给:根据《〈蒙特利尔协定书〉基加 利修正案》,我国将以 2020-2022 年 HFCs 平均值+HCFCs 基准值的 65%作为基准水平, 自 2024 年冻结 HFCs 的消费和生产,在 2029 年和 2035 年分别削减 10%和 30%,到 2045 年后将 HFCs 使用量削减至其基准值 20%以内。 需求端:我国家用空调和汽车市场回暖,预期重归稳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受疫 情影响,2020 年我国空调产量下滑至 2.1 亿台,同比-3.8%,汽车产量下滑至 2532.5 万 辆,同比-7.73%。2022 年,随着我国疫情缓解带动消费和产业恢复,我国空调产量约 2.22 亿台,同比+1.88%,汽车市场方面,受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景气影响,2022 年我国汽车产 量为 2747.6 万台,同比+3.57%。随着居民消费需求回暖,空调和汽车市场预期重归稳健 增长,有望拉动制冷剂需求增长。

我们测算 2024 年制冷剂出现供需缺口,预计制冷剂长期价格中枢上移。供给端,《蒙特 利尔议定书》及《基加利修正案》对二+三代制冷剂产量是硬性约束,参照二代制冷剂以 三年平均消费量确定配额的政策,我们认为因 2020-2022 年需求不足,2024 年三代制冷 剂配额基数会锁定在低位,而需求端长线复苏概率较大。据我们测算,2022-2025 年二代 +三代制冷剂供需差值分别为 14.27 /3.74 /-3.35 /-6.43 万吨。

三代制冷剂供需格局改善,盈利整体向上修复。据百川盈孚,在二代制冷剂中,2021 年 50%的 R22 用于 PTFE 原料,R141b 则主要用于发泡剂;在三代制冷剂中,70%的 R32 用于空调制冷剂,50%的 R134a 用于汽车空调制冷剂,70%的 R125 用于混配其它制冷 剂。2020-2022 年空调、汽车消费疲弱叠加供给过剩,R32、R134a 价差转负。随着三代 制冷剂配额基准年结束,厂商回归以盈利为导向从而降低开工率,上游原料价格下降,三 代制冷剂价差逐步修复。其中,R32 和 R134a 价差修复较为显著,R32 的平均价差由 2022 年 3 月的-2569.41 元/吨提升至 2023 年 3 月的 2011.80 元/吨,R134a 的平均价差由 2022 年 3 月的-647.22 元/吨提升至 2023 年 3 月的 5812.23 元/吨。

我们认为,三代制冷剂具备长足的提价空间,二代制冷剂价格中枢有望维持高位。1)三代制冷剂占比终端应用成本较低,行业供需缺口支撑提价空间。以 R32 为例,分别按照 18/19/20/21/22 年均价 2.27/1.62/1.21/1.41/1.35 万元/吨计算,家用变频空调 R32 充注量 为 850g/台,对应成本为 19.33/13.75/10.28/11.98/11.47 元/台;以 R134a 为例,分别按 照 18/19/20/21/22 年均价 3.12/2.63/1.73/2.57/2.25 万元/吨计算,汽车空调 R134a 充注量 为 900g,对应成本为 28.08/23.67/15.57/23.13/20.25 元/台。2)二代制冷剂提前削减配 额,而近几年 R22 对应的空调维修市场需求比较稳定,R141b 对应聚氨酯发泡剂和清洗 剂用途,下游需求波动较小,供需收紧下价格中枢有望维持高位。

2.2、公司优势:自给氢氟酸、多品种产销处于高位,奠定业绩高弹性

氢氟酸以浓硫酸和萤石精粉为原料,生产成本主要由上游萤石精粉价格决定。政府严格控 制新增产能,国内 22 年底萤石产能维持在 775.1 万吨/年,行业开工率从 18 年 45.23%下 降至 22 年 32.52%。行业成本从 19 年的 1550 元/吨上升至 22 年的 1803 元/吨。 萤石资源稀缺性逐步显现,环保政策日趋严格,萤石开采门槛逐步上升,产能及开工率难 以提升。我们判断长期角度,萤石供需趋向紧平衡,行业景气度有望维持高位。

关联方三联实业为公司提供萤石精粉供应量保障,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优势显著。三联实 业所在地浙江省武义县是国内高品质萤石矿所在地,产能稳定,且靠近三美。公司向三联 实业采购萤石粉,可节约运输成本,获得及时、稳定、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据 2022 年年报披露,协议框架下公司可以向三联实业年度采购的萤石粉上限从 8 万吨提升至 17.71 万吨,使得公司在成本端更具优势,而公司其余萤石粉则向金石资源等公司进行采购。

公司完全自给氢氟酸,压低成本曲线。氢氟酸对氟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重大。按照 2022 年市场均价计算,氢氟酸约占比 R22/R32/R134a/R125 的总原料成本的 46.17%/ 54.88%/ 41.17%/ 39.03%。 公司现有氢氟酸产能 13.1 万吨,其中浙江三美 3.1 万吨、江苏三美 5 万吨、福建东莹 5 万吨。同时公司在推进浙江三美 AHF 技改项目(3.1 万吨扩建至 9 万吨)、福建东莹 AHF 扩建项目(现有 5 万吨,预计 2023 年底扩产至 15 万吨)。公司完全自给氢氟酸可有效控 制制冷剂、发泡剂的原料成本,抵御 HF 价格上升的风险,同时外售部分可增厚公司利润。 据百川盈孚数据,2020-2022 年萤石法制备 AHF 平均单吨毛利为 465.30/ 1380.85/ 817.59 元/吨。

公司二代制冷剂配额领先,三代制冷剂产能全国第二。根据生态环境部,2023 年公司 R22 配额 0.9 万吨,R142b 配额 1706 吨和 R141b 配额 1.45 万吨,占总配额比分别为 5.25%/18%/69%。三代制冷剂方面,公司 R32,R125,R134a 产能分别为 4/5.2/6.5 万 吨,市占率分为 9.86%/13.33%/19.04%。

基线年间公司三代制冷剂产销处于高位。公司披露 20-22 年制冷剂对外销售分别为 12.65/ 12.83/ 14.08 万吨,且二代制冷剂对外销售受配额限制。我们按照基线年间平均销量计算, 预期公司 24 年三代制冷剂获取配额合计为 11.75 万吨,占比 24 年全国三代制冷剂配额的 19.79%。

现阶段由于配额尚未落地,且下游需求偏弱,氟化工仍处于周期底部向上位置。23 年是 三代制冷剂配额空白期,基于行业减亏逻辑及下游需求仍在回暖,我们假设公司三代制冷 剂各品种产销量较 22 年小幅下降。我们假设在公司三代制冷剂 22 年平均售价基础上,保 守/中性/乐观情形下,R32/R134a 价格分别上涨 1000/2000/4000 元/吨,R125/R134a 价 格分别上涨 500/1000/2000 元/吨;同时由于行业开工率下降,上游原料供需转为宽松, 假设公司三代制冷剂单吨成本较 22 年均下降 10%。 其他业务不变前提下,我们测算三种价格情形下,相对 22 年,23 年公司三代制冷剂业务 分别贡献-1.85/ -1.06/ 0.53 亿元税前净利润,较 22 年盈利弹性分别为-28.74%/ -16.42%/ +8.24%。

公司作为氟制冷剂配额龙头之一,未来预期高度受益制冷剂涨价行情。24 年进入三代制 冷剂配额期,我们采用销量平均方案对公司配额进行测算,再对三代制冷剂业务盈利弹性 进行测算。我们假设在公司三代制冷剂 22 年平均售价基础上,保守/中性/乐观情形下, R32/R134a 价格分 别上涨 2500/4000/10000 元/吨 ,R125/R134a 价 格分 别上 涨 500/2000/4000 元/吨;同时由于行业开工率下降,上游原料供需转为宽松,假设公司三代 制冷剂单吨成本较 22 年均下降 23.5%。 其他业务不变前提下,我们测算三种价格情形下,相对 22 年,24 年公司三代制冷剂业务 分别贡献 1.70/ 3.10/ 7.47 亿元税前净利润,较 22 年盈利弹性分别为+26.49%/ +48.28%/ +116.18%。

三、布局含氟新材料,保障业绩多极成长

公司以氟化工产业链为基础,延伸产业链下游,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1)公司与 华盛锂电成立联营企业盛美锂电(三美股份持股 49%),并以盛美锂电为主体建设年产 3000 吨双氟磺酰亚胺锂(一期 500 吨/年)项目;2)公司以全资子公司福建东莹化工有 限公司为实施主体,建设年产 6000 吨六氟磷酸锂及 100 吨/年高纯五氟化磷项目,预计 2023 年中将投产;3)公司更改原有项目改年产 5000 吨/年聚全氟乙丙烯及 5000 吨/年聚 偏氟乙烯项目,预计在 2024 年贡献业绩。

3.1、新能源领域:锂电光伏景气延续,布局需求高增锂盐赛道

3.1.1、LiPF6:主流锂盐,盈利空间筑底

锂盐中六氟磷酸锂现阶段综合性能好,商业化应用最广。电解液是锂电池正负极的传输媒 介,由电解质、溶剂、添加剂组成。电解质锂盐是电解液性能的关键成分,根据性能要求 不同,锂盐可以采用单一种类锂盐、混合锂盐或把另一种锂盐作为添加剂。 锂盐分为有机锂盐和无机锂盐。无机锂盐中常见的是六氟磷酸锂(LiPF6)等,LiPF6 具 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而且基于 LiPF6 电解质锂盐的碳酸酯电解液能够在 石墨负极形成固态电解质界面(SEI),保护电极不受侵蚀,从而获得长循环性能。LiPF6 低成本、工艺壁垒低,按照行业数据,1 吨 LiPF6 对应 8 吨电解液,估算 2022 年国内 LiPF6 电解液市占率达到 68.81%。

全球六氟磷酸锂需求保持中高速增长,预计 2021-2025 年 LiPF6 需求的 CAGR 为 30.03%。 六氟磷酸锂几乎全部用于生产电解液,而不同类型的锂电池对于电解液需求不同。根据行 业数据,目前 1 吨六氟磷酸锂能够生产 8 吨的电解液,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六氟磷酸锂 需求达到 29.67 万吨,2021-2025 年 LiPF6 的 CAGR 高达 30.03%。

需求驱动下,2022 年六氟磷酸锂行业产能翻倍增长,预计 2023 年产能同比+236%。六 氟磷酸锂产能集中在头部企业,2022年底天赐材料、多氟多产能分别占比33.07%/ 24.01%。 2022 年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为 19.75 万吨,同比+106.81%,扩张进程以头部企业为主导。 2023 年是六氟磷酸锂的投产高峰期,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计算,预期 2023-2025 年产能 年增速分别为 235.85%/26.84%/15.69%。

六氟磷酸锂行业供需结构从偏紧转向宽松,价格下行幅度大于成本。我们认为六氟磷酸锂 价格迅速探底原因有二,一是行业产能大量释放,二是原料碳酸锂快速跌价,致终端需求 观望。2023 年 1-3 月六氟磷酸锂平均成本为 17.18 万元/吨,同比-32.06%;同期六氟磷 酸锂产能平均价格为 19.61 万元/吨,同比-60.25%;对应的行业单吨毛利降至 4306 元/ 吨,同比-97.74%。 目前我们认为原料碳酸锂价格已经走出历史低价区域,截至 23 年 5 月 29 日,电池级碳酸 锂(99.5%)单吨售价回升至 29.5 万元/吨。六氟磷酸锂成本端重获支撑点;而行业本身 供需仍需较长时间修复,综合来看六氟磷酸锂成本端下行空间有限,行业利润空间低位缓 慢向上修复。

3.1.2、LiFSI:新一代锂盐加速迭代,技术是成本下降关键

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更安全、稳定,是未来最有可能代替六氟磷酸锂的新型锂盐。 随着动力电池向高镍化、高电压化方向发展,相比于 LiPF6,LiFSI 在有机溶剂中更易溶 解,并且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耐氧化、充放电次数及更好的稳定性、高低温性能,以及保 证石墨负极具有稳定的循环效果等优点。

目前 LiFSI 作为电解液锂盐有两种主要应用方式:一是用作常用电解质 LiPF6 添加剂; 二是作为新型电解质替代 LiPF6。高镍化可以提高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据华 经产业研究院,2021 年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渗透率为 40%,且未来渗透率持续上升。但镍 离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会加速电解液的氧化分解,破坏固体电解质膜(SEI 膜)使正 极表面镍离子溶出,破坏负极表面 SEI 膜使溶剂分子共嵌入而破坏负极材料,并导致电池 更容易短路使得电池安全性下降。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向电解液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新型锂 盐 LiFSI,可以大幅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并使高镍正极、高电压正极等活性极强的电 极材料保持稳定,从而延长电池寿命,提升电解液的阻燃性能,提高安全性。 我们测算 2021-2025 年 LiFSI 作为添加剂的需求量 CAGR 为 72.57%。随着三元电池高 镍化趋势发展和 LiFSI 成本下降,预计 LiFSI 添加比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根据康鹏科技公告目前主流配方添加量为 2%-15%。我们假设添加比例从 2022 年的 2%逐年提升 0.5pct,预计到 2025 年 LiFSI 需求可达 21.15 万吨,2021-2025 年 CAGR 达到 72.57%。

技术迭代以及量产推进带动 LiFSI 市场价格快速下降。工艺和产品质量壁垒决定了较高的 市场集中度,LiFSI 产能扩张集中在国内头部企业,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2 年 7 月底,全球 LiFSI 产能为 2.40 万吨/年,CR3 接近 70%,规划新增产能达 22.34 万吨/年。 LiFSI 暂未公开连续报价,但在技术和量产推动下,其价格从 2017 年 70 万元/吨下降至 2022年 10 月底的30万元/吨左右,与 LiPF6价格差距持续缩窄,未来有望部分替代 LiPF6。

LiFSI 收率和纯度是制造环节的降本关键。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分为两步法和三步法。以 宁德时代、天赐为主导,两步法技术跳过氯化,接近连续操作可大规模生产、收率高,但 是工艺复杂、产品质量难控制。目前三步法应用较多:氯化合成双氯磺酰亚胺、氟化反应 制备双氟磺酰亚胺、锂化制备双氟磺酰亚胺锂。 公司自备氟化氢,且合作方具备技术优势,确保 LiFSI 产业化生产。1)氟化环节是关键, 氟化试剂的选择关系产品质量和成本,公司自备氟化氢产能具备成本优势。2)公司和江 苏华盛锂电合资成立盛美锂电,江苏华盛是国内 LiFSI 工艺研发的开拓者之一,于 2012 年已经成功掌握 LiFSI 的合成技术,拥有 HFSI 的锂化技术,LiFSI 的纯化技术等,目前掌 握与 LiFSI 相关的 9 项发明专利,其中两项专利转至盛美锂电。

3.1.3、PVDF:新能源相关需求向好,自供原料保障利润

PVDF 性能优异,广泛用于化工设备,电子设备和建筑涂料领域。聚偏氯乙烯(PVDF) 是半结晶性含氟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化学性和对电解液良好的亲和性,已 成为第二大氟树脂品种,主要集中用于化工设备,电子产品和建筑涂料领域。根据应用领 域的不同,PVDF 可分为锂电级,光伏级和涂料级等不同级别。PVDF 产能主要集中在东 岳集团,浙江孚诺林和阿科玛等企业。

锂电产业迅速发展,测算 21-25 年全球 PVDF 需求 CAGR 达 36.5%。2021 年锂电池用 的 PVDF 消费已达 39%。锂电级 PVDF 主要作为正极粘胶剂,将颗粒状的电池正极材料 粘接,目前可替代性较低。此外,锂电级 PVDF 可用于隔膜或隔膜涂层,保证电池性能。 根据行业数据,三元正极粘胶剂添加量为 1.5%-2%,铁锂正极则为 3%-4%,所有我们假 设三元正极粘胶剂添加比例为 2%,铁锂正极粘胶剂添加比例为 3.5%,预计 2025 年全球 锂电 PVDF 粘胶剂需求量为 11.4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36.5%。

光伏装机景气拉动 PVDF 薄膜需求,预计全球 2021-2025 年需求 CAGR 为 29.41%,2025 年达到 0.82 万吨。PVDF 是优异的光伏背板氟膜材料,阻燃性好于传统 PVF 材料,优秀 的耐候性使 PVDF 能长时间曝光于阳光、空气中不老化,使用寿命可达 50 年。目前单 GW 的组件背板消耗量为 0.052 平米,以 PVDF 膜密度 1.63-1.78g/cm3 以及单平用量约 50μm 测算,PVDF 在光伏背板的用量是 0.085kg/m2。我们测算全球到 2025 年,全球光 伏 PVDF 需求量在 0.82 万吨。

PVDF行业产能高速扩张,我们测算国内 2023-2025年供给分别过剩 4.04/3.29/1.47万吨, 价格仍存在下滑预期。有多家企业计划在2023年扩建/新建PVDF产能,据百川盈孚统计, 2023 年国内计划新增 9 万吨 PVDF 产能,预计行业总体供过于求局面仍会持续。2022 年 PVDF 需求趋弱,整体价格回落,但仍处在相对高位。2021 年 PVDF(华东地区粉料(涂料)) 价格中枢 10 万元/吨,2022 年为 28 万元/吨,2023 年初截至 5 月 31 日价格中枢为 9.5 万元/吨。

公司现有 R142b 产能满足 PVDF 生产,具有成本安全边际。公司计划建设 5000 吨 PVDF 项目,该项目主体江苏三美现有 5 万吨无水氟化氢产能,0.42 万吨 R142b 产能和 3.56 万 吨 R141b 产能,能够覆盖 PVDF 的生产原料需求,提高项目收益。

3.2、电子级氢氟酸:技术壁垒高筑,国产化替代助推需求增长

电子产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带动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需求增长。5G 和新材料研发及应 用将进一步推动通讯设备、液晶显示、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汽车智能化、家电 智能化等终端应用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 年我 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总计需求达 213.52 万吨,同比+36.58%,且未来几年将有大幅度的 提升,预计到 2025 年国内湿电子化学品市场需求将增长至 369.56 万吨。

按照下游用途,电子级氢氟酸可分为半导体级和光伏级,其中半导体级(UPSS(Grade 4) 级以上)氢氟酸主要应用在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半导体领域;光伏级氢氟酸主要应用在 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用于表面清洗、去除氧化物。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集成电路领 域约占电子级氢氟酸总消耗量的 47.3%;光伏领域占比 22.1%;液晶显示领域占比 18.3%。

据氟务在线统计,2022 年电子级氢氟酸国内总产能约 40 万吨,产量约 16.5 万吨,产能 利用率约 40.1%,高纯级电子氢氟酸年产量大约在 4.5 万吨左右。行业产能限制率较高, 高端产品销往低端应用情况比较普遍,具体下游主要应用分布在光伏、半导体领域以及面 板行业的后端应用中。 半导体级氢氟酸技术壁垒更高,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全球高纯电子级氢氟酸的生产技术和 供给主要被 Stella、大金、森田化学等日企掌握,国内仅有少数厂商具备了一定的 UPSS(Grade 4)级以上氢氟酸产能。整体来看,目前中国电子级氢氟酸处于净出口状态, 但进出口产品存在结构化区别,进口主要以高端半导体级别为主,而出口产品则偏低端。 公司与日本森田(合资平台浙江森田新材料)联手开发电子级氢氟酸,采用日本森田技术 建设一期 2 万吨蚀刻级氢氟酸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投产并正在积极推进下游客户的认证, 未来公司还会在此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其他高纯含氟化学品。

四、盈利预测

业绩分拆及预测

1、氟制冷剂业务:2023 年是三代制冷剂配额空白期,行业生产回归以盈利为导向,且原 料端萤石成本支撑较强;2024 年行业进入配额期,供需缺口支撑制冷剂价格上行。预 计公司 2023-2025 年制冷剂产品毛利率恢复,分别为 23.2%/ 35.2%/ 36.2%;销量分 别为 13.0/ 12.6/ 12.2 万吨;预计该板块营收为 34.13/ 34.80/ 35.96 亿元。

2、氢氟酸:制冷剂行业景气上升,原料端萤石成本支撑,氟化氢保持稳定。假设公司新 增的 15.1 万吨氢氟酸产能年内逐步投产;2 万吨/年电子级氢氟酸产能于年内投产并爬 坡,且售价毛利率高于普通级。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氢氟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 10.5%/ 13.5%/ 15.5%;合计销量分别为 18.0/ 24.4/ 24.8 万吨;预计该板块营收为 14.56/ 19.53/ 19.71 亿元。

3、氟发泡剂业务:氟发泡剂 R141b 供给需求将随行业政策双双削减,假设价格保持稳定。 而 25 年配额再削减,产能利用率下行,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氟发泡剂产品毛利率 为24.3%/ 24.3%/ 20.6%;销量分别为1.5 /1.5/ 1.4万吨;预计该板块营收为2.62/ 2.62/ 2.53 亿元。

4、含氟新材料业务:公司六氟磷酸锂和 LiFSI 项目预计在 2023 年底建成投产,含氟聚 合物项目预计 2024 年投产。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含氟新材料业务毛利率为 20.2%/ 20.9%/ 23.3%,预计该板块营收为 1.36/ 6.62/ 10.49 亿元。

5、其他业务板块(其他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合计):预计 2023-2025 年营收维持 1.45 亿 元,毛利率维持 8.41%。

综合所有业务板块,预计 23-25 年公司营收合计 54.13/ 65.03/ 70.13 亿元,对应营业利润 8.47/ 14.69/ 16.53 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 6.42/ 11.07/ 12.54 亿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