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器械行业业绩简要回顾:疫情因素扰动,板块出现内部分化
2022年器械板块整体增长较好,主要是由于疫情业务的驱动,相关业务如新冠抗 原以及核酸试剂等业务去年需求陡增,带动了整个板块的增长,另外相对表现较 好的是院内刚性需求的业务,但是相对而言择期手术类相关公司以及IVD常规业 务等都受到比较大影响。 2023年Q1板块内部分化较大,设备板块受2022年Q4贴息贷款政策对设备采购的 业绩反映滞后以及前期因为疫情滞后的需求叠加行业景气度高而增长较好,院内 耗材领域整体恢复较好特别是2-3月院内需求旺盛、IVD板块受到疫情相关业务需 求大幅下降影响整体板块大幅下滑。 2022年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增速为21.7%,较2021年增速上升2.8ct;净利润增 速为16.4%,较2021年增速下降0.8pct;扣非净利润增速为18.0%,较2021年增 速上升5.8pct;行业毛利率为56.5%,较2021年下降1.7 pct;扣非净利润率 23.7%,较2021年下降0.7pct。
2022年器械板块毛利率有所增长以及扣非净利润率增速明显回升,主要由于新冠 抗原部分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幅放量带动。2022年IVD企业中的新冠检测板块企业 受疫情影响,核酸及抗原需求依旧旺盛,海外或国内订单激增,虽然受到国内各 地对于核酸试剂以及抗原进行了集采,价格有大幅下降,但全年依旧实现了高增 长,如硕世生物(YOY+54.9%,扣非归母口径,后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扣非归母 口径)以及万孚生物(YOY+100.7%)。耗材企业中,22年上半年明显受到疫情 的影响,增速明显放缓,下半年开始疫情影响逐步缓解,最终全年仍实现增长如 南 微 医 学 ( YOY+8.6% )、心脉医疗( YOY+12.3% ) 以 及 爱 博 医 疗 (YOY+38.8%)。设备领域,从表观看下半年都开始恢复正常经营,部分实现了 规模效应高增长,如开立医疗(YOY+103.8%)、海泰新光(YOY+79.4%)及 迈瑞医疗(YOY+21.3%)。
(资料图)
2023Q1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增速为-43.5%,较22Q1下降98.6pct;净利润增速 为-70.5%,较22Q1下降143.2pct;扣非净利润增速为-73.3%,较2021年增速下 降152.6pct;行业毛利率为53.6%,较22Q1下降9.9pct;扣非净利润率为17.1%, 较22Q1下降19.1pct。 2023Q1医疗器械板块内部分化明显,设备板块受22Q4贴息贷款影响增长较好, 耗材和IVD板块受疫情防控政策变化和春节诊疗量下降增长较为乏力。具体来看, 设备类企业Q1基本都实现了增长,如海泰新光(YOY+38.5%,扣非归母口径, 后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扣非归母口径)、开立医疗(+157.7%)以及澳华内镜 (YOY+806.6%)。新冠检测板块企业,其中抗原类公司业绩Q1同比下滑明显, 如东方生物(YOY-101.4%)和万孚生物(YOY-78.3%)、九安医疗(YOY97.5%)等。耗材领域,高值耗材类公司Q1业绩实现较高增长,如惠泰医疗 (YOY+49.1%)、南微医学(YOY+131.0%);低值耗材类公司Q1业绩同比下 滑明显,如健帆生物(YOY-41.2%)、蓝帆医疗(YOY-121.46%)等,消费类 耗材在疫情影响缓解后,大部分都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如爱博医疗(YOY+43.9%) 以及爱美客(YOY+49.3%)。
二、医疗设备:底层技术驱动国产替代,景气度持续上 行
设备板块22年及23年Q1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4%、25.7%,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 增长11.4%、40.0%,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4%、41.3%,已经恢复增 长趋势,预计主要由于23Q1院内手术量恢复,前期医院由于抗疫相关设备采购进 度滞后,Q1开始恢复正常设备采购需求,完成之前滞后需求。 医院设备我们认为要重点关注壁垒高的龙头高端设备未来的国产替代。近几年国 内政策支持医疗设备国产替代,特定领域诸如消化内镜、高端硬镜、高端影像等领域,过去被外资企业“统领天下”,而今在支持国产化的政策下,同时叠加国 内近几年的部分设备企业已经明显迭代出了更多可以与外资同台竞争的设备,比 如联影医疗的MR和CT等产品以及内镜领域的澳华内镜的AQ300以及开立医疗的 HD550等,我们预计后续可以观察到高端医疗设备的替代趋势加速,建议重点关 注产品具有特色、涉及行业国产化率低、销售能力强的设备企业。
关注国产龙头影像设备未来的国产替代以及出口。从影像设备看,国内龙头联影 医疗产品性能已经可以媲美进口的产品,从产品性价比看也高出一筹。核心原材 料上也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公司自研的时空探测器已应用于公司CT系列产品,支 持最薄层厚0.5mm的多款时空探测器配置;自研掌握双极性CT球管技术和高压发 生器技术。海外布局看也是潜在成为下一个“迈瑞”,实现海外市场的快速放量, 突破海外GPS的垄断局面。
坚持国际化战略,疫情下海外较大的需求市场为公司产品出海创造关键机遇。近 年来,公司在全球各地广泛铺设,扩大海外合作圈子。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社 会对公共医疗系统的配置越发重视,海外市场对医疗设备的需求空前旺盛,带动 了公司 CT、XR 等疫情相关产品的销售及公司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形象树立。公 司借机加速海外市场的布局,根据公司问询函披露,目前美洲、欧洲、亚洲及非 洲以及大洋洲等全球各地均设立了海外子公司,海外整体的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公司凭借极具竞争力的创新技术与整体解决方案,客户群体已覆盖亚洲、美洲、 欧洲、大洋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销售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主营业 务收入中境外占比由21年同期的7.15%提升至23年的11.94%。
内镜领域国产替代正当时。国产设备产品性能相比过去已经有很大的提升,过去 部分外资卡脖子的设备,目前国内也有可以与之性能相媲美的产品,在国产替代 的背景下,医生对于国产产品的接受度也进一步提升。过去软镜领域主要以日系 三大家为主,目前国产产品如开立的HD550以及澳华的AQ300从镜头适配以及功 能来看已经可以与外资与奥巴较量,也为后续快速进入高等级医院打下基础。又 如国产硬镜龙头海泰新光,除了为史塞克供应荧光镜头之外,自产的整机也已有 两款上市。
从政策支持力度来看,近几年国家各个地方推出多个政策或者意见推动医疗新基 建,助力我国医疗补短板。包括千县工程补齐县级医院的资源和服务能力,到 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以及支持国家区域 医疗中心建设,到“十四五”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任务基本完成,跨区域 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医疗集团。 政府多次下发文件,鼓励器械研发创新,通过税收优惠、产品推荐等手段推动器 械市场发展。如为减轻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提升优秀国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卫计委与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于2014年起定期筛选优秀国产设备,综合考虑企业的 产品质量,售后支持等多方面能力,甄选出优质产品,提供权威背书。至今已有 七批国产优秀设备在列,在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参考的同时,鼓励国内优秀企业的 发展。
近几年全球地缘政治关系紧张,我国对于采购进口医疗设备的限制逐渐严格。国 内多个省份通知医疗机构采购进口设备需要批准或者论证,多个省份实施了“进 口医疗设备清单制度”,强调清单外的设备不得擅自采购进口。整体看对于国产替代的驱动性将会陆续体现出来,推动国产设备的放量。
从业绩端看,从23年Q1看部分企业业绩已经开始加速,其中消化内镜龙头开立医 疗23Q1延续了22年的趋势,持续向好,实现了高增长,我们预计内镜业务Q1收 入增速超过70%,高端新产品问世或高端新品有临床进展,从而逐渐弥补与外资 产品的差距,在医院招标时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而澳华内镜23Q1产能已经恢复正 常,Q1收入实现1.25亿元(YOY+53.77%),22年11月1日公司高端产品AQ300 也已发布上市。设备龙头迈瑞医疗23Q1依旧实现了稳健增长,新基建的需求刺激、 常规业务复苏以及海外高端医院持续拓展下,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海泰新光22年 受益于传统镜头放量迅速同时汇兑受益实现了快速的增长,23Q1收入端延续了高 增长。高端影像设备龙头联影医疗和国产手术机器人龙头微创机器人23Q1业绩实 现稳定预期,未来预计随着配置证政策的落地、市场需求复苏的持续态势下(县 级医院及基层医院为主),预计将增速,持续提升渗透率。
迈瑞医疗:22 年整体营收实现 303. 7 亿元(yoy+20. 2%),归母净利润 96.07 亿元(同比 YOY+20.0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 YOY+21.33%),整体业 绩保持稳定。23Q1 单季度收入 83. 6 亿元(yoy+20. 5%),归母净利润 25.71 亿元(同比+22.14%),扣非归母净利润 25.29 亿元(同比 YOY+22.05%)。22 年公司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 0.86pp 和净利率与去年同期微降 0.02pp。22 年随 着医疗专项债和贴息贷款的逐步到位,叠加年末 ICU 床位建设进度显著提速,医 疗新基建对国内市场全年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国内市场,公司产 品已经实现从中低端到高端、从科室到全院整体化全面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 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业务领域国际市场,22 年公司已覆盖国内近 11 万家医疗 机构和 99%以上的三甲医院,预计 23 年产品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 公司得益于长期市场耕耘和品牌建设,22 年海外收入 117.0 亿元(+16.9%),北美和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IVD 在海外成功突破近 70 家第三方连锁实验室,使 得 2022 年成为了体外诊断业务海外高端连锁实验室成批量突破的元年。分产品 领域来看,(1)体外诊断业务,受益于海外市场常规诊疗量、体检量、手术量的 显著复苏,体外诊断业务 22 年实现了高速增长,实现收入 102.6 亿元 (YOY+21.4%),预计国内增速超过 15%,海外收入增速超过 35%,其中化学 发光增长接近 30%,引领 IVD 板块增长。(2)全新高端超声 R 系列和全新中高 端超声 I 系列迅速上量带来了海内外高端客户群的突破,使得医学影像业务 22 年 完成了快速增长,实现收入 64.6 亿元(YOY+19.1%),其中超声收入增长超过 20%。(3)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通过国内医疗新基建和海外高端客户群的突破,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 22 年维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增速逐季度环比提升,实现营 收 134 亿元(+20.15%),预计国内增速超过 30%,海外增速超过 10%;其中 微创外科业务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速(YOY+60%);硬镜系统的增速更是快速增 长(YOY+90%);随着医院常规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年末 ICU 病房建设的加速, 医疗新基建收入翻倍增长。23Q1 单季度研发投入达 9.4 亿元,占同期营收的比重 11.2%,占比同比增速 0.7pp;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推出了“瑞智联”系列 解决方案;在体外诊断领域,推出新型生化免疫流水线;在医学影像领域,推出 高端彩超系列产品。随着国内医院常规诊疗活动逐步恢复,体外诊断试剂消耗和 超声采购等其他常规业务已经呈现逐步复苏的趋势,并且非重症产品和国际市场 的产能情况 3 月以来也已恢复,预计 23Q1 单季度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以及海外 市场增速将迎来反弹。
联影医疗:22 年整体经营收入实现 92.38 亿(+27.36%),归母净利润 16.56 亿 (+16.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3.28 亿(+13.91%)。23Q1 单季度实现收 入 22.13 亿(+33.42%),归母净利润 3.30 亿(+7.68%),扣非归母净利润 2.77 亿(+3.14%)。22 年 CT 设备实现收入 37.7 亿(+10.26%);MR 设备实 现收入 20.69 亿(+35.33%);MI 设备实现收入 15.32 亿(+47.23%),XR 设 备实现收入 0.57 亿(+15.95%);RT 设备实现收入 0.25 亿(+80.62%)。维保 服务实现收入 0.75 亿(+70.44%)。公司整个医疗设备业务得益于中高端产品的 快速渗透,整个设备产品线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同时服务业务也随着装机量(保 有量)的提升高速增长。23Q1,配置证政策的落地加大了市场需求(县级医院及 基层医院为主),预计利好公司持续提升渗透率,23 年 CT 和 MR 将有大幅度增 量;随着未来公司维保业务持续保持高增速,预计 23Q1 公司维保业务收入占总 营收比例接近 10%;未来所有中高端产品覆盖率持续增长。海外业务方面,公司 坚持海外高举高打战略,我们预计 23Q1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总营收占比预计已 经超过 12%。根据公司披露,预计下半年至明年,公司每个产品线都将推出 2-5 款新的产品和型号,新的产品将会持续开拓新的细分领域的丰富产品组合,增强 产品线的竞争力,预计 24 年将是企业的业务增长点。22 年公司中高端以及超高 端产品实现重大突破,其中 XR 产品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100%,销量增长超过 90%,预计 23 年可能会形成比较对 XR 产品线会有一个比较好的销售贡献。
海泰新光:2022 年整体营收实现 4.77 亿元(yoy+54%),归母净利润 1.82 亿元 (yoy+55%),扣非归母净利润 1.69 亿元(yoy+79%)。22Q3 单季度实现营业 收入 1.47 亿元(yoy+58%),归母净利润 4800 万元(yoy+35.4%),扣非归母 净利润 4600 万元(yoy+38%)。22 年销售毛利率持续提升,达 38.11%,同比 上升 0.28pp。公司积极布局自主品牌的光源、摄像系统等核心部件及手术外视系统、内窥镜系统等整机系统。内窥镜领域,针对美国市场的 12 款新型 4K 荧光腹 腔镜量产;针对美国市场开发的新款光源模组和膀胱镜已完成样机确认,预计 23 年下半年量产;针对国内市场的多款内窥镜完成研发样机,已提交注册检验,其 中胸腔镜已于 23 年 4 月取得注册证;一代 4K 荧光产品已实现销售;4K 除雾产 品于 23 年 2 月获证;二代 4K 荧光产品完成样机,于 22 年年底提交注册,预计 23 年完成注册;多款激光镜头投放市场,并且在持续开发多品种,以扩大市场。 其他光学领域,产品进度毫不逊色。非接触式掌静脉模组及终端设备正在进行试 生产、3D 内窥镜系统等整机产品持续攻克、康复设备已经完成检验正在技术审评 等。23 年,我们预计扩大内窥镜产品在国内的销售量;以除雾内窥镜系统为拳头 产品拓展国内整机市场。
开立医疗:22 年整体营收实现 17.62 亿元(YOY+22%),归母净利润 3.7 亿元 (YOY+50%),扣非净利润 3.42 亿元,同比增长翻倍。23Q1 单季度实现收入 4.7 亿(YOY+27.6%),归母净利润 1.38 亿元(YOY+170%),如果剔除去年 Q1 大订单影响,收入增速可以达到 70%。23Q1 单季度销售毛利率达 68.60%, 同比提升 8.48pp,环比提升 0.14pp。净利率增长明显,达 29.27%,同比上升 15.49pp,环比提升 1.12pp。(1)超声方面,公司海外业务逐步恢复,受益 60 平台的认可度提升及交付能力优势,增长较快。根据公司披露,12 月,全新一代 超高端彩超平台获 CE(MDR)注册证,同月推出血管内超声诊断设备,助力公 司攻克高端市场。医疗设备贴息贷款政策加速落地,促进各级医疗机构设备采购 需求提升;(2)内镜方面,软镜镜体产品矩阵涵盖各层次,根据公司披露,超声 proto 平台,4K 硬镜平台在国内已都拿证,23 年要开始批量交付,年初获批的光 学放大等产品已经实现少量销售。未来,公司有望依托自身超声优势,推出“超 腹联合”的临床解决方案,更好的满足临床需求,实现厂家、医生的共同提升, 建立公司在硬镜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23Q1 单季度,得益于 22 年年底管控放开, 设备采购需求逐步释放,紧接着超声、内镜高端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另外包括推 出的 AI 平台、海外兽用都有比较好的增长,国际渠道建设也有比较好的进展,国 内医院装机数量也大幅增加,23Q1 单季度,内镜在县级医院、基层医院及三级 医院的装机数量增速加快,根源上是能够满足临床的需求,加上国内政策的利好, 预计将持续业绩加速趋势。
澳华内镜:22 年整体营收实现 4.45 亿元(YOY+28.3%),归母净利润 2172 万 元(YOY-61.93%),22 年销售毛利率有所提升,达 69.73%,同比提升 0.43pp, 环比提升 0.0062pp;23Q1 单季度实现收入 1.25 亿元(YOY+53.77%),归母 净利润 1655 万元(YOY+385.71%)。23Q1 单季度销售毛利率有所提升,达 76.16%,同比提升 6.81pp,环比提升 0.1pp。22 年公司针对不同客群,加快产 品发布速度。设备方面,1 月发布适合二级及以下医院的 AC-1,其将取代 VME2300 系列,海外市场将是主要战场,同时帮助促进医资下沉,提升基层医 院诊疗水平;5 月推出 AQ-200L,升级 AQ-200。镜体方面,23 年年底公司会配 齐 AQ-300 镜体,主要覆盖呼吸科、五官科、泌尿科。截至 23Q1 单季度,新品 AQ-300 已经实现 25 家三级医院的中标,AQ-200 机型实现 25 家三级医院的入院。 作为对标奥林巴斯最新机型,针对三级医院客户的产品,AQ-300 具备 4K 成像等 过硬性能,以及光学变焦、3D 柔性等高端功能的镜体。在 CBI 模式、4K 放大的 双轮驱动下,AQ-300 可以有效提高医者的诊疗效率,提升公司竞争力实现高端 医院突破。24 年,AQ-300 的升级款会上市,进一步提升公司高端胃肠镜产品的渗透。结合公司前期的全面铺设,24 年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鱼跃医疗:公司 22 年整体实现营收 71.02 亿元(YOY+ 3.01%),归母净利润 15.95 亿元(YOY+7.6%),扣非归母净利润 12.51 亿元(YOY- 5.19%)。单 22Q4 看,实现收入 19.85 亿元(YOY+ 25.34%),归母净利润 4.6 亿元 (YOY+ 251.29%),扣非归母净利润 2.91 亿元(YOY+230.81%)。2022 年 9 月,AED 板块引入腾讯投资 2.9 亿元。腾讯以现金出资 2.9 亿元认购讯捷医疗, 增资后腾讯持股占比达到 19.5%,讯捷医疗为公司旗下急救业务主体,其旗下德 国普美康 Primedic GmbH 在医疗急救领域拥有 40 余年的经验。22Q4 毛利率 51.39%,环比提升 5.37pp,高毛利产品在公司占比持续提升预计未来占比会持 续维持在高位,同时由于各类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处于低位以及公司降本,预计今 年公司的毛利率会比去年有明显提升。分业务板块看,血糖板块收入 5.3 亿元 (yoy+16.04%),同口径下增速大约为 26%,22Q4 由于疫情线下销售受到影响; 呼吸制氧业务,Q4 受到疫情驱动增速较高,22 年整个呼吸板块收入 22.4 亿元。 23Q1 实现收入 27.03 亿(+48.41%),归母净利润 7.14 亿(+53.79%),扣非 后归母净利润 7.03 亿(+79.18%);23Q1 公司 CGM CT3 获批,产品 mard 值 9.07,产品从临床到上市进展快,借助公司强大的渠道能力,将能快速实现放量。 CGM 在估值中预期较低,我们认为公司 CT3 产品较前面得产品有了较大的性能 提升,后续管线中的 CT4 和 CT5 会进一步实现产品性能的提升。公司 AED 业务 后续产品线丰富,预计可以实现 50%以上增长,M600 实现国产解决原有产能和 工艺限制。M600 以本土注册生产的产品,已经获批,已经实现销售,目前海外 已经拿到 CE 认证,本土化生产后毛利率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微创机器人: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 2160 万元(YOY+904.8%),得益于核心 机器人产品图迈、蜻蜓眼及相关配件实现商业化;毛利率 30.38% (YOY12.36pct)。尽管配置者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致力于打造同类产品,是国产品 牌的领先地位;图迈、蜻蜓眼和鸿鹄均已先后进入绿色通道并获得 NMPA 上市批 准,且图迈和蜻蜓眼已实现商业化。鸿鹄于 22 年 7 月获得 510(k)认证,同年 12 月获得 CE 认证,并在国内实现数台中标,也于美国实现装机,预计 23 年三 款产品在国家配置证政策利好的情况下会快速放量。在研产品方面,图迈单臂腔 镜手术机器人和经支气管手术机器人均正在注册临床试验入组; R–ONE 血管介 入机器人已递交 NMPA 注册申请,预计 23 年内获得批准;Mona Lisa 已递交 NMPA 注册申请,预计 23 年内获得批准,且 Mona Lisa 已成功开拓中国台湾市 场,完成首台设备销售,预计 23 年公司丰富的产品线加速公司商业化。
三、耗材:院内耗材强复苏值得关注
高耗板块22年及23年Q1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1%、5.1%,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 长23.8%、19.2%,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2%、14.2%,整体下滑颓势 已经止住,预计主要由于23Q1院内整体手术量及就诊人数快速恢复,同时部分择 期手术前期滞压的需求在Q1集中释放因此增速恢复,向后看我们预计随着院内手 术量及耗材需求的恢复,高耗的增速将会重回稳健乃至高增长。 关注严肃医疗领域中,高值耗材疫后的复苏。我们认为医疗院内复苏是医疗场景 中的绝对强复苏。一季度一月由于疫情影响院内手术还受到相对比较大影响,从 二月开始院内手术量开始快速复苏,诸如内镜科室、心内、TAVR等2-3月终端都 迎来了快速的复苏。
关注壁垒高的耗材领域的国产替代。和设备领域类似,在耗材领域中有源类的耗 材难度明显大于无源类耗材,高壁垒的有源类耗材竞争格局好,国产替代的市场 空间大,重点关注电生理领域中的惠泰医疗和微电生理。外资占据超过国内90% 的市场。长期以来,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始终由强生、雅培等跨国医疗器械厂商 占据垄断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国产电生理医疗器 械市场份额仅为9.6%,国产化率不足10%,进口厂商具备明显优势。国产产品近 几年产品陆续推出补齐空缺。背后主要原因实则为国产产品的三维系统早期缺失, 近几年国产产品包括惠泰医疗和微电生理的最新一代的三维设备的推出,同时高密度导管以及压力感应导管预计23-24年将全部配齐。
回顾22年全年,高耗端的集采政策端的压力得到了明显的缓和,建议关注集采落 地后的底部反转机会。从22年9月的国家集采脊柱集采方案到10月中旬福建省牵 头的电生理集采方案,可以看到集采的力度在明显缓和。虽然一开始冠脉集采的 整体方案制定不论从淘汰率还是最高限价的制定来看相对比较严苛,但是自21年 关节集采开始,整体集采方案的力度可以开始看到明显的缓和,同时21年开始一 些高耗的省级集采也可以看到有明显的缓和迹象,再到今年的脊柱产品集采和近 期福建省牵头的电生理集采方案都可以看到在方案的制定时既兼顾到了医保控费 的需求,同时也最大程度保护了企业的利益。我们认为集采后的1-2个季度,企业 会面临去库存计提减值等问题的扰动影响企业的业绩端,但是从关节集采的案例 可以很明显看到在集采过去后的几个季度,业绩会得到比较明显的回升,同时市 占率由于外资企业的逐渐退出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我们认为后续虽然集采进程会 持续推进,但是集采完后若市占率和降价之间得到了比较好的平衡的话,会有比 较好的底部反转的投资机会贡献。
脊柱集采政策落地,渠道去库存等因素导致单Q3利润端有较大调整。22年及23 年Q1骨科板块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1.5%、增长0.52%,扣非后净利润分别同 比下滑45.3%、19.0%。23年Q1,脊柱集采在部分地区落地,预计二季度开始大 部分省份将落地,未来预计将进一步帮助相关国产企业的产品新增入院,增加医 院手术量,并进一步提升国产企业的市场覆盖率。虽然22Q4受国家脊柱集采政策 影响,产品降价较多,导致经销商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完原有高价的库存,但23Q1 大多数骨科厂商即将完成库存清理收尾工作,为集采落地做好准备。
回顾21年关节集采22年落地情况,我们相信脊柱集采后国产企业有望借助集采实 现放量。22年9月的国家组织脊柱耗材集采正式开标也给骨科企业后续几年带来 提升市场份额的机会,为企业盈利端回升奠定了基调。23年Q1,脊柱集采部分落 地后,国内厂商份额有一定增幅,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集采后外资由于产品盈利 性大幅下降,相关销售的工作积极性大幅下降,因此给了国产企业巨大的国产替代的空间,有机会实现以价换量。
心脉医疗:22年整体营收实现8.97亿元(YOY+30.95%),其中海外销售收入较 去年同期增长超过 74.90%;归母净利润3.57亿元(YOY+12.99%);扣非归母 净利润3.24亿元(YOY+12.25%);毛利率75.18%(YOY-2.87pct)。23Q1单 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YOY+10.75%),归母净利润1.25亿元 (YOY+1.1%);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YOY+1.58%);毛利率75.73% (YOY-2.09pct)。增速较慢主要由于受整体形势和春节因素影响,医院一月份 手术量显著减少,公司经销商也未像往年在春节前进行正常备货,致公司一月份 销售收入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发力开拓海外市场,已拓展至 25 个国家,海外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强劲增长138%。23Q1单季度,得益于2月国内 院内手术量的提升及海外市场的复苏,Castor 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 植入量同比增长24.32%,预计今年实现同比35-40%增长;Minos 腹主动脉覆膜 支架及输送系统植入量同比增长 45.51%,预计今年实现接近同比接近翻倍增长; Reewarm PTX 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同比增长 62.54%,得益于产能问题已经解决, 预计今年保持高增速。
南微医学:22 年整体营收实现 19.80 亿元(yoy+1.72%),归母净利润 3.31 亿 元(yoy+1.8%),若剔除股份支付和所得税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 润为 3.32 亿元,(yoy-15.58%)。22 年下半年,海外销售规模增加,为了加强 客户的响应和订单的交付,增加库存储备。22 年,国际销售收入 8.28 亿 (+11.64%),公司在美洲市场优化销售团队,引入麦肯锡团队就美国公司未 来发展进行战略咨询,为未来发展制定切实可行调整计划,我们预计随着海外 产品获证逐步丰富,公司海外销售收入有望进一步加速。23Q1 单季度,从 2 月 开始,管控的影响越来越小,整个行业复苏的势头比较明显,实现营收 5.5 亿 元(yoy+24%),实现归母净利润 1.01 亿元(YOY+133.98%),扣非归母净 利润 0.99 亿元(YOY+131%)。Q1 来看,预计 Q1 公司国内业务亚太地区同 比微增,预计主要由于可视化产品包括胆道镜和支气管镜放量迅速;美洲业务 收入我们预计大约为同比 10%增长,增速下降主要原因预计与美洲 OEM 业务 减少有关;欧洲市场有所下滑,预计主要由于欧洲整体政治以及经济形势影响。
惠泰医疗:22 年整体营收实现 12.16 亿元(YOY+46.74%),归母净利润 3.58 亿元(YOY+72.19%),扣非归母净利润 3.22 亿元(YOY+92.02%),毛利率 71.28%(YOY+ 1.77%)。23Q1 单季度收入 3.5 亿元(YOY+31.71%),归母 净利润 1.03 亿元(YOY+53.71%),扣非归母净利润 0.9 亿元(YOY+49.08%), 毛利率 70.67%(YOY+0.9%),预计公司 23 年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整体产品的 覆盖率及入院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海外市场及 OEM 业务规模进一步增长。22 年 在以福建省牵头,27 省参与的电生理带量采购项目中,公司电生理产品全线中标, 电生理业务今年我们预计整体手术量在疫情趋缓的背景下恢复到原有快速增长区 间。公司血管介入类产品的覆盖率及入院渗透率进一步提升,22 年产品入院数量 同比增长超过 20%,预计增量在今年集中体现。我们预计 23Q1 外周血管介入产 品业务增长快,带动表观增速。23Q1 单季度,得益于院内诊断量的复苏,预计 5 月份个别省份的电生理带量采购可能会开始启动及手术量可能会回归到正常状态; 房颤为主的两个大的临床如期推进,超高压球囊、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TAA) 等一些核心产品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研的外周导丝、外周球囊扩张导管、颈动脉球囊扩张导管、支撑导管等进入注册审核阶段;PFA 压力感知的脉冲消融上 市前临床试验入组完成,且手术全部成功,预计在未来市场推广的过程中便利性 大大加强。
沛嘉医疗:22 年整体营收实现 2.51 亿元(YOY+83.7%),毛利率 70.2% (YOY+0.1pct)。院内经济整体复苏,公司产品共入院 290 家(YOY+32.8%), 经导管瓣膜治疗业务收入 1.07 亿元(YOY+155.9%);神经介入业务收入 1.44 亿元(YOY+51.7%)。公司核心 TAVR 产品预计 23 年持续成功商业化,并拥有 多管线布局二尖瓣和三尖瓣市场;22 年 TAVR 二代产品成功入院 290 家;三代 干瓣产品正在多中心临床试验,有望 2025H1 获批上市,预计 23 年主动脉瓣膜两 代产品持续放量。国际合作的 JenaValve 经股主动脉瓣系统,预计 23 年上半年 会在港澳首台植入,也会今年开始国内的注册。二尖瓣瓣膜产品 Highlife®正在欧 洲启动多中心临床,预计 23 年完成临床试验入组;GeminiOne®成功启动 20 多 家临床中心。三尖瓣瓣膜产品 MonarQ 正在丹麦 FIM 临床试验。预计 24 年多款 经导管瓣膜治疗产品将同时商业化放量,瓣膜产品的市占率将达到 14%以上。神 经介入产品方面,可解脱弹簧圈产品 Jasper®、Jasper® SS 及 Presgo® 成功获 批;缺血类产品中,公司目前在 22H1 实现四款产品获批,我们预计 23 年弹簧圈 集采之后收入增长,份额也在上升,四款产品实现商业化放量,并保持 50%以上 的收入增速,市占率预计也将达到 6%以上。
低耗耗材企业中部分企业22年受疫情因素拉动增速快,但23Q1由于疫情过去相 关需求急速降低,因此相关企业业绩大幅下降。23Q1前期疫情受益的企业由于相 关需求大幅下降的影响,因此去年有相关核酸采样管等业务的企业一季度受到了 比较大的影响业绩有比较大的下滑,如拱东医疗(收入YOY-34.96%)、康德莱 (收入YOY-20.82%)以及采纳股份(收入YOY-52.79%)。
康德莱:2022年业绩短期承压,23年Q1业绩快速恢复。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 入31.19亿元,同比增长0.70%;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6.97%;扣非归 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13.39%。单季度来看,22年Q4实现营业收入7.20 亿元,同比下滑18.44%、归母净利润5579万元,同比下滑28.98%、扣非归母净 利润6234万元,同比增长12.48%),主要系Q4受疫情影响及海外市场有所波动 所致。23年Q1经营逐步恢复正常,利润端表现良好。23年Q1业务恢复情况良好, 实现营业收入6.87亿元(yoy-20.82%)、归母净利润8512万元,同比增长 20.08%;扣非归母净利润8196万元,同比增长31.22%。收入端下滑主要系子公 司康德莱医械脱表所致,国内业务已基本恢复正常,海外业务预计将逐步得到恢 复。22年公司对活检针、冲洗针、牙科针、安全留置针、采血针等产品进行升级 迭代,安全采血针、全自动活检针等产品已完成临床试验并提交注册,一次性使 用可见回血型采血针、一次性使用注射笔用针头已获得注册证;此外,公司专科 类、医美类产品线将进一步丰富。产品逐步升级迭代及新品上市有望推动公司毛 利率进一步提升。
四、IVD 板块:疫情过后相关疫情业务大幅下滑, 常规业务回归增长趋势
IVD板块22年及23年Q1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3.1%、下滑70.3%,归母净利润分别 同比增长70.3%、下滑87.4%,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2.3%、下滑89.2%。 尽管22年收入和净利润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但是增长的动力是来自于新冠业 务的驱动,常规业务仍然处于比较低迷的状况;新冠相关的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 增速环比22年上半年已经大幅度的减速,23Q1看疫情后新冠业务收入出现断崖式 的下滑,也体现在了相关公司的业绩中。反而是新冠无关的常规业务尽管22年受 到就诊人次下降影响比较低迷,但是23年Q1看都迎来了较大幅度的恢复。
分检验类型来看,不同的检验类型之间分化很大。 生化检验板块:22年及23年Q1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0.7%、下滑16.4%,归母净利 润分别同比增长5.6%、下滑62.8%,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3%、下滑 69.8%。生化检验由于与新冠基本无关,因此同比出现下滑。近期江西省生化集 采的政策与之前安徽省化学发光集采政策相比,政策对于降价的严厉程度出现明 显的缓和。
化学发光检验板块:22年及23年Q1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9.2%、下滑13.8%,归母 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9.3%、下滑20.1%,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9.3%、 下滑21.8%。板块22年增速较快主要由于几家企业如万泰生物的新冠抗原业务的 驱动,23Q1板块业绩下滑主要也是由于相关新冠业务大幅下滑所致,但是回看常 规业务23Q1如新产业以及迈瑞等龙头发光企业从2月开始已经有了明显的恢复, 从报表端也可见一斑。
POCT检验板块:22年及23年Q1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5.5%、下滑91.0%,归母净 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7.5%、下滑95.8%,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3.5%、 下滑97.2%。POCT板块高速成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就是新冠抗体检测业务的爆发 式增长,但是今年一季度随着疫情过去相关需求大幅下滑。
新产业:公司 22 年整体营收 30.47 亿元(YOY+19.70%),归母净利润 13.28 亿元(YOY +36.38%);第四季度收入 7.50 亿元(YOY +15.16%),归母净利 润 4.03 亿元(YOY +30.97%),Q4 净利率较高的原因:主要系本期冲回股权激 励费用所致。2022 年,国内市场完成了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装机 1510 台,大型 机装机占比达 63.38%,同比提升 11.98 pct。随着中大型终端客户数量不断增加, 带动国内试剂收入及单机产出的快速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国内收入同比实现 16.86%增长,其中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8.02%。海外市场来看,22 年共计销 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 4357 台,同比增长 51.07%,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 升至 36.54%,较上年同期增长 17.23 个百分点,2022 年海外市场仍然实现业务 收入 9.69 亿元,同比增长 26.41%。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76 亿 (YOY+17.9%);归母净利润 3.55 亿元(YOY+15.10%);扣非归母净利润 3.18 亿元(YOY+11.12%)。分地区来看单 Q1 看,国内方面,收入增速 14.47%,在 1 月常规诊断受损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好增速,主要得益于公司高端 机占比提升以后常规试剂的快速上量。23 年预计得益于医院检验科的快速复苏, 公司设备装机有望提速;海外方面,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 24.81%,其中仪器 收入增速高达 49.25%,预计 23 年海外市场将保持 25%以上的增速。
安图生物:22年实现营业收入44.42亿元(YOY+17.9%);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YOY+19.9%);扣非归母净利润11.20亿元(YOY+17.0%);经营性现金流 净额15.58亿元(YOY+6.7%);23Q1实现营收10.36亿元(YOY+0.5%),归母 净利润2.42亿元(YOY+0.8%),总体业绩表现优秀,受新冠影响表观下滑,如 剔除新冠影响后,经营性的业绩表现优异。23Q1,随着2月开始院端的恢复,医 院逐渐开始消化库存,Q2开始公司业务有望保持良好恢复。分具体业务看,22年 试剂类产品收入 35.30亿元( YOY+15.90% ), 仪 器 类 产 品 收 入 7.20亿 元 (YOY+32.20%)。试剂类产品稳步增长,占总收入比例为79.48%(YOY1.40pct ) ; 仪 器 类 产 品 表 现 较 高 增 速 , 占 总 收 入 比 例 为 16.21% (YOY+1.75pct)。23Q1,磁微粒收入4.97亿(YOY+16.7%);酶类免疫和微 空白销售额1,280万;微生物检测试剂收入6,970万,(YOY+9.8%);核酸类检测 试剂收入125万,同比下滑较明显;资产仪器销售额7,800万(YOY-32%)。
迈瑞医疗:发光业务引领增长。受益于海外常规试剂业务的完全复苏和重磅仪器 的亮眼装机表现,体外诊断业务报告期内实现了高速增长,其中化学发光引领增 长。
五、消费医疗:22 年稳健增长,23Q1 恢复略超预 期
整体来看,以医美及眼科为代表的消费医疗企业22年和23Q1由于终端需求增长强 劲,在疫情扰动下业绩表现仍然较佳。22Q4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对各地医疗机构正 常经营及物流产生阶段性影响,医美及眼科上游药械企业22Q4业绩短期承压。 23Q1经营逐步恢复正常,各家公司业绩均得到明显恢复。
医美方面,爱美客及华东医药均有重磅再生类新品在21年上市,目前处于市场推 广及放量阶段。 爱美客: 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9.39亿元(yoy+33.91%),实现归母净利润 12.64亿元(yoy+31.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97亿元(yoy+30.92%), 公司在22年疫情影响导致下游机构阶段性无法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业绩仍保持快 速增长态势,符合市场预期。2022年公司实现毛利率94.85%,同比提升1.15pct; 实 现 净 利 率 65.38% , 同 比 下 降 0.74pct 。 公 司 23Q1 实 现 收 入 6.3 亿 元 (yoy+46.30%),实现归母净利润4.14亿元(yoy+51.17%),实现扣非归母净 利润3.87亿元(yoy+49.26%,调整后),收入端及利润端均超市场预期。考虑到 22Q2上海疫情影响公司华东区域下游医美机构正常经营(公司22年Q2收入为 4.54亿元),我们预计23年Q2有望延续Q1高速增长态势。
嗨体系列受疫情影响增速阶段性放缓,濡白天使带动凝胶类产品快速增长。分产 品线来看,(1)嗨体系列22年实现销售收入12.93亿元(yoy+23.57%),医美 合规化进程逐步加速趋势下,公司嗨体2.5ml及泡泡针增长均有提速趋势。(2)凝胶类注射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38亿元(yoy+65.61%),截至22年底,濡白天 使针已进入超600家终端医美机构,授权700+医生,预计23年将维持快速增长态 势。 在研项目持续推进,减重领域布局加码。公司用于纠正颏部后缩的医用含聚乙烯 醇凝胶微球的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第二代面部埋植线、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处 于临床试验阶段;A 型肉毒毒素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注射用透明质酸酶处于 临床前阶段。公司重新规划了去氧胆酸注射液项目,并与质肽生物签订了司美格 鲁肽注射液项目独家合作协议。 股权激励草案落地,进一步稳定发展信心。本计划各解锁期业绩考核规则为2023- 2025年营业收入、净利润以2022年为基数的增长率分别不低于45%/103%/174%、 40%/89%/146%,CAGR分别为40%、35%。
华东医药:公司22年实现营业收入377.15亿元(yoy+9.12%),归母净利润 24.99亿元(yoy+8.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10亿元(yoy+10.10%),若 扣除参控股研发机构损益,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98亿元(yoy+13.24%),业 绩符合预期。22年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56亿元(yoy+14.13%),归母净利 润5.18亿元(yoy+27.45%),扣非归母净利润5.09亿元(yoy+19.20%)。公司 23Q1 实 现 收 入 101.15 亿元( yoy+13.23% ) ,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7.55 亿 元 (yoy+7.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58亿元(yoy+8.45%)。 医药工业进一步提速增长。中美华东22年实现收入112.44亿元(含CSO业务, yoy+10.88%),实现扣非净利润20.93亿元(yoy+4.71%)在去年前三季度回归 正增长(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0.9%)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速增长。工业微生物板块 22年实现收入5.1亿元(yoy+22%),预计随核苷业务逐步恢复、美琪健康2023 年开始投产以及华仁科技2023年将全年并表等因素,工业微生物业务2023年开始 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商业增速保持平稳,22年实现营业收入255.53亿元 (yoy+10.55%),实现净利润3.97亿元(yoy+3.85%)。
医美业务表现亮眼,国内外业务均高速增长。医美业务2022年实现收入19.15亿 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yoy+91.11%)。(1)海外医美业务:Sinclair2022 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3457万英镑(约11.44亿人民币)(yoy+76.90%),实现 EBITDA2304 万 英 镑 ( yoy+245.95% ) 。 大 分 子 玻 尿 酸 MaiLi 增 长 亮 眼 (yoy+190%);(2)国内医美业务:伊妍仕22年实现营业收入6.26亿元 (yoy+238.4%),截至22年底覆盖医院超500家,覆盖医生超1100人。
爱博医疗:22年业绩符合预期,23Q1进一步提速增长。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 入5.79亿元(yoy+33.81%)、归母净利润2.33亿元(yoy+35.80%)、扣非归母 净利润2.08亿元(yoy+38.84%),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2年经营性现金流为2.50 亿元(yoy+14.06%),主要系21年回收前期货款较多且22年增加原材料储备所 致 。 22Q4 实 现 收 入 1.38 亿 元 ( yoy+27.74% ) 、 归 母 净 利 润 3370 万 元 (yoy+8.60%)、扣非归母净利润2628万元(yoy+0.62%),22Q4业绩增速放 缓主要系疫情导致下游医疗机构短期正常经营受到影响所致,23Q1已经逐步恢复 正常。23Q1公司实现收入1.90亿元(yoy+44.55%)、归母净利润7840万元 (yoy+33.58%)、扣非归母净利润7511万元(yoy+43.88%)。
白内障业务平稳增长,视光业务快速发展。22年“普诺明”等系列人工晶状体实现收入3.53亿元(yoy+15.77%); “普诺瞳”角膜塑形镜实现收入1.74亿元 (yoy+62.09%),销量同比增长51.46%(含试戴片),在中国角膜塑形镜市场 增速居于首位。角膜塑形镜毛利率同比提升2.29pct至86.24%,主要系试戴片占 比逐步下降所致,预计未来毛利率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大力推进离焦镜、硬镜护 理产品和彩瞳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工作,22年其他视光产品实现收入3393万元 (yoy+500.36%),预计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研发持续加码,产品矩阵不断丰富。22年公司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多 功能硬性接触镜护理液、硬性接触镜酶清洁剂获批上市,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 眼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等产品临床试验稳步推进中。
昊海生科(A)/昊海生物科技(H):受疫情及其他因素影响,公司22年业绩短 期承压。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1.30亿元(yoy+20.56%)、归母净利润1.80 亿元(yoy-48.76%)、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yoy-51.60%)。22年利润端 下滑主要由以下因素所致:(1)22年3-5月公司位于上海的3家主要生产型子公 司生产经营停滞,因停工导致损失3735万元;(2)Aaren产生经营亏损1882万 元,同时公司对Aaren计提减值损失约4607万元;(3)公司及子公司欧华美科总 计确认股份支付费用3023万元;(4)21年确认“深梧1号”投资产品分红5622 万元,22年未确认类似收益。23Q1公司实现收入6.11亿元(yoy+29.06%),实 现归母净利润8118万元(yoy+33.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156万元 (yoy+21.13%),业绩恢复趋势明显。
屈光及医美业务业绩表现亮眼。分业务板块来看,(1)眼科产品22年实现营业 收入7.70亿元(yoy+14.15%),其中白内障产品线受手术量下降及Aaren经销协 议终止影响,实现收入3.68亿元(yoy-16.41%),屈光产品线实现收入3.79亿元 (yoy+74.33%);(2)医美业务22年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yoy+61.45%), 其 中 玻 尿 酸 、 人 表 皮 生 长 因 子 、 射 频 及 激 光 设 备 收 入 端 分 别 同 比 增 长 27.90%/17.73%/205.49%,第三代玻尿酸“海魅”凭借无颗粒化及高内聚性特点, 在国内高端玻尿酸市场快速打开局面,预计23年将加速放量。(3)骨科及外科 产品分别实现收入3.88亿元(yoy-1.93%)、1.77亿元(yoy-22.31%),预计23 年将重回正常增长通道。
2022年眼科业务受疫情影响,业绩阶段性承压,预计2023年下游医疗机构恢复正 常经营后,叠加各省市联盟体人工晶状体第二轮带量采购已于22年内进入下一轮 采购周期,公司有多个产品中选,我们预计白内障业务将重回正常发展轨道。屈 光业务方面南鹏光学已于2022年1月并表,23年该业务增速将回归正常增速。 公司第三代玻尿酸产品“海魅”具有线性无颗粒特征,市场定位为高端玻尿酸,主 打“精准雕饰功能,自上市以来在终端医生和消费者群体中逐步建立起安全有效的 产品形象,预计23年将加速增长。此外,2023年2月公司第二代玻尿酸产品“姣 兰”完成产品变更注册,在原先“面部真皮组织中层至深层注射以纠正中重度鼻 唇沟皱纹”这一适应症的基础上,增加“用于唇红体和唇红缘的皮下(或黏膜下) 注射填充唇部以达到增加唇部组织容积的目的”的新适应症,进一步扩大了产品 的临床应用场景,有望成为公司医美业务新的业绩增长点。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