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半年港股食品饮料行业投资策略 餐饮单店收入显著下滑

2023-05-17 16:51:46

来源:安信国际

核心观点:

线下餐饮:弱复苏下期待股价稳步上升。 今年以来餐饮的消费复苏略弱于市场预期,收入受损使得消费意愿不强。经历了五个月的 调整,餐饮板块估值处于合理水平,增长预期降低。 啤酒:消费升级仍有空间。 啤酒今年以来基本面表现稳健,我们认为消费升级仍有较多空间。高端化进程持续,确定性强。 乳制品:关注弱基本面下的增长企业,液态奶双寡头竞争,价值低估。 其次推荐营养品赛道H&H国际,奶粉承压下,营养品拉动增长。

1、港股食品饮料市场及行业宏观回顾

1.1、市场行情:去年涨幅透支预期,今年表现稍逊

今年以来港股食饮板块表现较弱,整体下跌11%。自去年11月放开疫情管控以来,板块反弹强劲, 一定程度透支了后市预期。春节期间消费有所提振,但之后由于缺少假期刺激,以及更重要的,消 费力的实质性受损使得三四月消费反弹乏力,因而板块表现疲软。 今年以来,港股食饮板块下跌11%,跑输恒指(-1.9%),子板块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相关资料图)

肉制品、包装食品饮料板块的跌幅小于其他板块。调味品(颐海国际)、电子烟、连锁经营下跌幅 度较大。电子烟受到政策影响基本面依然较弱,连锁经营则受到去年预期透支以及今年消费恢复不 及预期的影响,板块下跌较多。其他子版块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今年消费 板块的市场情绪较差。伴随着板块的下跌,估值水平再次降低,已处于历史最低的7%分位,投资性价比凸显。 分板块来看,餐饮公司基本都回到了合理估值区间,23年预测PE在30x上下,24年预测PE在18x上 下。考虑到餐饮企业的业绩弹性,我们认为当前的估值水平是较为合理的,并且未来还存在突破预 期向上的空间。啤酒板块处于合理估值的上沿,饮料企业估值两极分化,乳制品、肉制品和电子烟 则估值较低。

1.2、宏观数据:一季度复苏呈现前高后低

今年消费恢复呈现前高后低。今年1-2月在刚刚管控放开以及春节的刺激下,消费迎来一定程度的快 速增长,但可以看到各个板块3月份的反弹力度明显放缓,有些甚至有所下降。社会零售总额在1-2 月恢复至19年的117%,在3月继续向上修复至119%。但餐饮板块则前高后低,1-2月恢复至19年的 116%,3月回落至109%。 消费增速未回到疫情前,餐饮修复程度远弱于刚需板块。从19年至今的CAGR来看,社会零售总额 CAGR为4.1%,在疫情以前其增速约为8%,增速尚未完全恢复。刚需板块如粮油、烟酒、饮料则 基本恢复至疫情以前的增速,餐饮表现最弱。

23年1-3月累计社会零售总额11.5万亿,同比增长5.8%,3月单月零售额3.78万亿,同比增长10.6%, 较19年同期CAGR为4.1%。消费表现较去年年底已经有明显复苏,但距离19年的增速还有差距。 餐饮行业1-3月零售额1.2万亿,同比增长13.9%,3月单月零售额3707亿,同比增长26.3%,较19年 同期CAGR为3.3%。餐饮行业同样在一季度迎来大幅反弹,但是目前来看反弹力度低于预期,春节 稍好,三月之后有所回落。粮油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整体增速较为稳定,1-3月零售额5072亿,同比增长7.5%,3月零售额 1608亿,同比增长4.4%。 饮料行业增速放缓明显,1-3月零售额745亿,同比增长1.8%,3月零售额230亿,同比下降5.1%。

烟酒类1-3月累计零售额1527亿,同比增长6.8%,3月零售额430亿,同比增长9%。从19年同期的CAGR 来看,增速达到9.5%,烟酒类的消费粘性较高,增速保持稳定。 啤酒的产量单月有波动,但整体而言较为稳定。3月产量同比增长20.4%,主要是去年疫情原因导致 低基数。1-3月啤酒产量852万千升,同比增长4.5%,较19年1-3月年化增长0.2%。

2、线下餐饮:缓慢复苏中

2.1、疫情后餐饮行业明显修复,但增速尚未恢复

疫情管控自22年底陆续放开,我们看到餐饮行业的销售情况在23年一季度有明显反弹。前三个月行 业零售额达到1.21万亿,较19年同期的年化增长为3.3%。按月来看,1-2月恢复程度达到116%,但 3月又回落至114%,4月根据我们的观察消费仍环比有回落。这使得板块整体的市场情绪较低。 五一假期,我们观察到上市公司的表现环比4月及同比去年五一有明显反弹,但较19年的五一假期 仍有一定缺口,我们估算大约恢复8-9成。五一的表现略低于市场预期。今年以来餐饮板块表现较弱,3月初受到清明假期的带动出现一波小高潮,但之后再次回落。年初 至今板块整体下跌18%。观察主要的上市公司,百胜中国是唯一实现正收益的企业,其余均不同程 度下跌。奈雪的茶下跌幅度较小,主要是公司宣布加速开店,并且一季度实现扭亏,利好消息拉动 股价抬升。

2.2、上市餐饮行业:疫情造成冲击,表现出现分化

单店收入显著下滑。与19年相比,大部分餐厅的平均单店收入均出现了下滑,我们认为单店收入的 下滑一部分是由于门店数量增多不可避免带来的摊薄效应,另一方面,疫情的持续确实影响了人们 外出就餐的意愿,22年表现尤为明显。 品牌表现出现分化。加盟卤味品牌的下滑幅度较小,如绝味和周黑鸭加盟店。而供应链较为简单, 细分市场竞争相对较小的西式快餐下滑幅度也可控,如肯德基和必胜客。门店大、运营复杂、依赖 商圈人流的业态受到影响更大,如海底捞、呷哺、凑凑、太二、奈雪、海伦司、周黑鸭直营店。

收入多出现下滑,净利润下降。22年仍是较为挑战的一年,多数上市餐饮企业出现收入和利润的双 降。但其中仍有亮点:1)海底捞在啄木鸟计划的持续推进下,依靠成本节约实现了22年的盈利反 转;2)百胜中国、绝味仍然实现5%和4%的净利率,在逆境下抗风险能力较强。几乎所有的上市企业在疫情的三年间都实现了门店数量的扩张。22年12月对比19年底,门店扩张速 度较快的品牌包括:太二酸菜鱼(+257%)、奈雪的茶(+226%)、海伦司(+204%)、周黑鸭 (+159%)、凑凑(+119%)、海底捞(+78%)。即使是体量已经非常大的公司也保持着30%以 上的门店增速,如肯德基(+39%)、绝味(+37%),连锁企业的发展明显高于行业平均。

结合管理层的介绍,我们认为以上这些品牌在未来还会持续以较快速度增长,体量小的品牌未来增 速更高。太二、周黑鸭、凑凑、海伦司、奈雪未来的门店增速预期在20%-30%,这意味着企业的利 润将会有较强的支撑。

2.3、餐饮企业估值处于合理范围

餐饮企业受疫情的影响较大,经营杠杆较高,并且公司的扩张计划对业绩的影响较大,导致净利润 短期的波动非常大。为了获得较为稳定的盈利预期,我们倾向于针对24、25年的净利润进行预估。 预期1-2年后净利润 = 常态化下单店利润 x 预期1-2年后门店数量 公司估值 = 预期净利润 x 预测PE  参考美国餐饮上市企业,预测PE一般在25x-30x区间内。 按照以上的估值逻辑,结合我们对上市企业的盈利预期,我们认为目前股价较为低估的公司包括周 黑鸭1458、呷哺呷哺0520、奈雪的茶2150。海底捞、九毛九、海伦司处于合理估值的范围。

2.4、餐饮板块投资分析

港股线下餐饮标的都较为优质,在细分赛道内拥有较强的品牌力,并且资金实力也较为雄厚,普遍 在疫情的三年间都采取了扩张策略,趁着市场低位占据更好的点位,并且在人工、租金成本都有所 下降。因此我们认为这些上市公司的复苏情况将高于行业平均。近两个月板块回调较多,当前市场 预期有所下降,后续随着天气转暖,以及经济修复,我们认为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板块中我们首推行业龙头海底捞6862,公司的降本增效成效显著,在单店成本下降的情况下,未 来开店速度有提升的空间,利润弹性也会更大。当前市场预期并不高,我们认为还有较大的发展潜 力和股价上升的空间。

其次我们推荐处于高速成长期的海伦司9869和奈雪的茶2150,公司当前体量尚小,门店数量还有 较大的拓展空间,并且单店成本在过去几年确实有下降,未来业绩弹性更好。海伦司处于合理估值 水平,奈雪处于较为低估的水平,我们认为其股价有较大提升潜力。

3、啤酒:消费升级持续

3.1、啤酒行业:疫情不改高端化进程

收入利润双增长。虽然有疫情的扰动,啤酒行业高端化升级的趋势并未改变。今年以来大部分啤酒 企业都获得了收入利润双增长的表现,在大众消费品中独树一帜。23年一季度趋势仍然保持。可以 看到过去几年啤酒企业的净利润增长明显超过收入增长,润啤、青啤、重啤都有亮眼表现。

销量下滑,吨价提升拉动利润。头部啤酒企业的销量在过去几年大体上呈现缓慢下降的态势(重啤 19年资产注入因此销量有一次性的抬升),净利润的抬升主要是由单吨售价拉动的。可以看到吨价 在过去几年有非常明显的抬升,百威亚太的吨价从17年的3907元上升至22年的5101元,售价最低 的润啤从16年的2449元上升至22年的3283元。行业普涨是集中度提升以后的自然规律,但我们也 看到涨幅是稍有不同的。重啤由于嘉士伯的资产注入带来吨价涨幅达到45%(16至22年),其次是 燕京啤酒和华润啤酒,涨幅分别为36%和34%。

毛销差抬升及管理费率下降拉动净利率。吨价上升带来各个企业毛销差的稳步上升,我们看到重啤 的毛销差的抬升最为明显,证明其产品结构改善后,产品的盈利能力增长的最快。此外啤酒企业关 厂潮进入尾声,管理费用率的下降也拉动了净利率的增长,重啤的增长幅度和净利率也大幅超过其 他竞争对手。高端化进程的实质是大幅改善了啤酒企业的盈利情况,并且我们认为这一过程还将持 续。

3.2、啤酒行业:当前估值处于合理水平

一季报各企业表现良好,由于去年一季度是低基数,和21年一季度相比,各企业均实现了净利润 20%以上的增长,青啤和燕京啤酒的表现较为突出。 23Q1同比增速如下:青岛啤酒收入+16%/净利润+13.8%,百威亚太收入+6.1%/净利润-1%,重庆 啤酒收入+4.5%/净利润+13%,燕京啤酒收入+13.7%/净利润+185%。 今年以来港股啤酒板块下跌9%,大部分时间与恒指持平,近一周下跌较多。从估值来看头部啤酒企 业的估值处于合理水平,23年PE在30x左右。 我们首推华润啤酒0291,公司完善的产品矩阵、更有潜力的增长空间以及稳定的管理团队是公司经 营的重要竞争优势。其次推荐青岛啤酒港股0168,自消费升级以来表现稳健,估值略低。

4、乳制品:静待风来

4.1、乳制品:情绪较差,处于低估水平

港股的乳制品上市公司主要为大型乳企(蒙牛)、奶粉企业(飞鹤、澳优、H&H)。受到出生人口 下降影响,以及疫情的冲击,乳企股价均出现下跌,估值水平处于较为低估的状态。我们认为出生 人口确实对奶粉行业的基本面有压制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蒙牛、H&H仍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推荐 关注低估的乳企。

4.2、蒙牛乳业:期待乳制品消费回暖

蒙牛乳业22年收入926亿,同增5.1%,净利润51.8亿,同增4.5%,扣非净利润为55.6亿,同增8%。 液体奶收入782亿,同增2.3%,下半年较上半年恢复增长,特仑苏双位数增长,规模突破300亿。 低温酸奶业务受到疫情冲击,而鲜奶业务则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冰淇淋业务收入56.5亿,同增33%, 一部分来自收购艾雪影响,另外受益于天气炎热和渠道的开拓。奶粉收入38.6亿,同降22%,业务 亏损15亿,主要是贝拉米计提商誉减值7亿。奶酪及其他业务收入48.1亿,同增97%,主要来自并 购BuraFood。 今年一季度行业稳步增长。根据伊利股份披露一季报,Q1收入+7.7%,净利润+2.7%,剔除收购澳 优的影响,内生净利率与去年同期持平。

4.3、H&H国际:营养品及宠物业务拉动增长

H&H国际(1112.HK)22年收入127亿,同比增长10.6%,净利润6.1亿,同比增长20%。毛利率 60.3%,同比下降1.5pct,净利率4.8%,同比增加0.4pct。23年一季度收入31.5亿,同比增长17%。公司旗下有多个知名品牌,包括Swisse(斯维诗)营养品、合生元婴儿配方奶及益生菌、Solid Gold(素力高)宠物食品、Zesty Paws(快乐一爪)宠物营养品等。其中Swisse、Solid Gold、 Zesty Paws均已引入中国,未来将会是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在疫情放开之后,VC等营养品的畅 销也令公司相关产品一度脱销,我们认为对营养品的消费将随着经济的复苏进一步增长。目前公司 估值较低,23年预测PE 8.8x,值得长期关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