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蓝晓科技研究报告 战略布局生命科学业务

2023-05-08 09:50:44

来源:华安证券

1 蓝晓科技:全年业绩创新高,利润总额高速增长

4 月 25 日,蓝晓科技发布 2022 年度报告及 2023 年一季度报告。据公告,2022 年公司共实现营收 19.20 亿元,同比增加 60.69%;实现毛利 8.45 亿元,同比增加 58.61%;实现归母净利润 5.4 亿元,同比增长 7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9 亿 元,同比增长 65.27%;销售毛利率 43.99%,同比下降 0.58 pcts;销售净利率为 27.84%,同比上升 2.28 pcts,营收、利润均实现高增长;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 (含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51%、12.03%、-2.61%。公司研发费用为 1.21 亿元,(同比上升 57.94%),公司注重研发,持续创新,保持技术优势。经营活动现 金流净额为 7.24 亿元,同比上升 106.68%;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资产支 付的现金为-1.78 亿元,同比增长 3.45%,投资强度有所增强;存货周转天数为 240.22 天,同比增加 21.49 天,经营效率有所下降。


【资料图】

2023Q1 公司经营状况相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据计算,2023Q1 公司共实 现营收 5.01 亿元,同比增加 50.90 %;实现毛利 2.39 亿元,同比上升 65.76 %;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上升 66.28%;销售毛利率为 47.65%(同比上升 4.27 pcts); 销售净利率为 27.05 %(同比上升 3.34 pcts);销售费用率、管理费 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44 %、11.05 %、0.7 %,其中研发费用率为 5.95%(同 比增加 0.53 pcts);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1.29 亿元,同比上升 15.46 %;购建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 0.15 亿元,投资强度有所减弱;存货周 转天数为 323.80 天,同比增加 66.27 天,经营效率有所降低。

2 基本仓业务稳健发展,盐湖提锂拉动公司产能 加快释放

吸附材料盈利能力保持高位,产销量持续增长。公司主要产品分为吸附分离材 料和系统集成装置两大类,目前已经形成以吸附材料为基础,系统装置为辅助,金 属提取、化工催化、生物制药、水处理、环保和食品等领域共同发展的格局。吸附 材料实现营收 13.7 亿元,毛利率达 43.97%,同比上升 1.17 pcts。公司基本仓业务 稳健发展,吸附材料营收占比 83.5%。吸附材料产销方面,2022 年公司吸附材料 产量为 4.85 万吨,同比 42.85%,销量达 4.32 万吨,同比 33.70%;库存量为 1.31 万吨,同比增加 67.46%。这是由于高价值吸附分离材料新品不断被开发,产销量相 互拉动,持续增长。优质产能为业务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和保障,故未来产销量仍有 较大提升空间。

2.1 金属提取

公司加码布局金属资源板块,巩固盐湖提锂行业领先地位。2022 全年公司金属 提取板块实现营收 2.18 亿元,同比增长 78%,增速领先同期其他领域吸附材料,占 比吸附材料营业收入 17%。这是由于 2022 年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拉动新能源金 属需求所致。根据 SNE Research,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 296.8GWh,同 比增长 174%;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 21154.5GWh,同比增长 91%。同时,以 锂、镍、钴为代表的新能源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市场新增投资活跃,拉动了吸附分 离技术的应用需求。在此背景下,公司作为国内吸附法盐湖提锂行业龙头,能提供 吸附材料、系统装置和技术服务的三位一体化服务,紧抓行业机遇,凭借藏格、锦 泰、五矿等多个工业化项目成功的经验,接连签订多个盐湖卤水提锂产业化订单。 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已完成及在执行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共 10 个,合计碳酸锂/ 氢氧化锂产能 7.8 万吨,其中 5 个已经成功投产运营。与此同时,以盐湖提锂为代表,公司在锂产业链广泛布局,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广泛服务于矿石锂精制、锂资 源回收、地下水资源提锂、伴生矿等领域。

公司以涉锂业务为主,在金属提取领域多点开花。蓝晓科技的吸附分离法提锂 技术能有效分离镁、锂离子,可组合模块式除杂、精制、回收单元,是解决中国盐 湖高镁锂比、实现贫卤提锂、卤水直提的有效工业化方案。从青海盐湖开始,公司 将吸附整线提锂技术推广至西藏盐湖、南美盐湖,以及欧洲、北美其他资源卤水。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拉动稀贵金属需求的大背景下, 公司持续拓宽湿法冶金业务维度,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在红土镍矿提镍方面, 公司开发的高效镍吸附剂性能突出,已签订数千万商业化订单;在钴回收方面,公 司在刚果(金)的整线项目已经投产并产出钴产品,公司提供的钴提取吸附材料及 整线技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在氧化铝母液提镓方面,公司实现氧化铝生产拜耳母 液提镓材料和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占 有率在 70%以上;在石煤提钒领域,公司连续 离交设备及钒提取吸附剂一体化系统装置,可以有效降低运行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已签订多个工业化项目,已形成千万级收入,未来存在广阔潜在市场空间;在提铀 领域,公司铀提取吸附剂产品性能优异,交期稳定,持续进行国产化替代进程,产 品销售加速放量。

2.2 生命科学

2022 年公司生物科学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3.18 亿元,增速达 58 %。从收入结构 上来看,2021 年该板块占吸附材料总收入 23%,2022 年该比例提升至 25%,增速 稳定,主要系公司加大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投入,新建产能如期投产,软胶、硬 胶、固相合成载体等代表性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所致。未来随着我国医药市场规模进 一步扩大,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可持续性的高速发展。

我国生物药行业发展增速快,层析介质市场上升潜力大。中国生物药市场仍处 于发展初期,但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预测数据,中国生物 药市场规模将于 2030 年达到 13198 亿元,中国生物药市场 2018 年至 2023 年的复 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 6.3%。而层析介质作为生物药上游主要耗材之一,占原材料成 本的 21%,将充分受益于生物药的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层析介质等核心材料基本依赖进口,市场被国外公司垄断,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给下游生物制药企业发展 造成严重制约,同时也给予以公司为代表的国产材料厂商潜在市场机遇。近些年, 伴随 GLP-1 类多肽药物应用范围的拓展,其产品销售规模快速增长,为公司的固相 合成载体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2 年以来,公司固相合成载体产品已签订 单总额数亿元,公司凭借 seplife 2-CTC 固相合成载体和 sieber 树脂已成为多肽领 域的主要供应商。

公司战略布局生命科学业务,层析介质新产能释放有望成为新增长极。公司深 耕生命科学材料行业多年,产品体系日益丰富,目前拥有近百个产品型号,涵盖层 析介质、色谱填料、微载体等多个产品。其中,公司的色谱填料+层析介质已经打破 国外技术垄断,并基本实现硬胶和软胶全覆盖。此外,2022 年公司新建年产 50000L 层析介质产能,总产能达 70000L。同时,硬胶 proteinA 亲和填料已成功推向市场, 完成客户小试验证,性能较好;oligo dT 填料已完成广泛的客户验证,性能获得认 可,正在持续根据客户项目进展使用;微载体产品进入工业化应用,打破国际品牌 垄断;西药专用吸附材料用于西药原料药和中间体的提纯分离,其中头孢系列树脂 打破国外垄断,提供稳定、性能优良的医药级专用吸附材料产品;固定化酶载体突 破 7-ACA 酶法工艺产业化,实现里程碑式技术革新,解决了化学法生产带来的环境 污染问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了产业升级。

2.3 水处理与超纯水

2022 年公司水处理与超纯水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4.21 亿元,同比增长 46%。从 收入结构上来看,2022 年该板块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占比吸附材料总收入最高,为 33%,主要系喷射法均粒底层技术得到突破,实现了电子级超纯水系列产品商业化 应用,同时高端饮用水系列产品销售继续保持良好增速,品牌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拉动了销售增长。

公司依托喷射法均粒技术,超纯水树脂实现产业突破。据 IBS 预测,2019 年全 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 3880 亿美元,且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拉动电子级超纯水需求 进而带动吸附材料市场的发展。同时,随着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电厂对高品质 核级超纯水树脂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要想达到我国核电、电子产业对超纯水的高 要求,树脂吸附法是必要的技术环节,而此前该领域核心材料均由国际厂商垄断。 伴随着公司喷射法均粒技术得到工业化突破,超纯水制备树脂材料实现产业化,打 破了国际垄断,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成为该领域的少数核心竞争者。目 前公司已形成量产均粒核级树脂、电子级阴阳树脂、抛光混床等数十个品种,产品 性能达到国际标准,为相关产业供应链安全提供保障。此外,公司超纯水及高性能 水试验已建成投运,模拟设计和建造的纯国产中试 UPW 水线已实现出水指标稳定, 出水电阻率达到 18.20MΩ·cm,TOC 达到 ppb 水平。应用方面,公司的均粒超纯水 系列树脂,主要应用在核电、芯片、面板、光伏等领域。在面板领域,公司与京东 方、华星光电等厂商实现商业化订单,订单规模千万级别;在芯片领域,已进行数 月多周期的验证,性能对标进口产品,能够满足生产要求,正在逐步进入商业化阶 段,订单规模达到百万级别。

高端饮用水供货稳定,市场仍有上升空间。高端饮用水市场随着家用净水设备 装机量提高,拉升高端水处理树脂需求量明显上升。在该领域高端饮用水领域,公 司为下游客户如碧然德等提供吸附分离材料,下游客户将吸附分离材料生产成滤芯等产品,再销售给终端消费者,从而降低饮用水的硬度、保留水中的有益矿物质、 祛除水中重金属离子、PFOs 等。高端饮用水领域对树脂产品的性能要求高,认证 较为苛刻,且长时间被国外少数厂商所占据。近年来,公司在高质量产能平台上实 现了高端饮用水树脂产品技术突破,并获得了专业认证,签订下游龙头企业订单, 可为高端饮用水市场稳定供货。高端饮用水市场需求稳定,空间巨大,可为公司业 务增长提供稳定来源。

2.4 食品加工

2022 年公司食品加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0.44 亿元,同比下降 5%,从收入结构 上来看,2021 年该板块占比吸附材料达到 5%,2022 年该比例为 3%。

果汁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公司是行业主流树脂处理工艺供应商。全球果汁行业 产销格局已经形成,行业规模趋于稳定,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地区为全球主要的 果汁消费国,中国、 南美、欧洲为主要的果汁出口区域。长远来看,由于果汁具有 天然、健康的特性,未来需求将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公司作为果汁质量控制行业 主要技术供应商,为下游果汁生产厂商提供树脂处理工艺,技术覆盖脱色、 去除棒 曲霉素、去除农残、去除重金属、果糖生产等工艺。其中,浓缩果汁质量控制系列 吸附材料是公司最早研发和产业化的产品品系,推动了国内浓缩果汁深加工的产业 升级。由于果汁的天然健康特性,预计未来需求将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

2.5 节能环保

2022 年公司节能环保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35 亿元,同比增长 1%,从收入结构 上来看,2021 年该板块占比吸附材料达到 15%,2022 年该比例下降,为 10%。 VOCs 治理政策趋严,相关材料及技术需求旺盛。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受到 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 VOCs 治理政策的收紧,相关材料及技术需求呈现旺 盛趋势。政府文件要求加快完善环境空气 VOCs 监测网,加强大气 VOCs 组分观测, 完善光化学监测网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已开展 VOCs 监测的 城市,要进一步规范采样和监测方法,加强设备运维和数据质控,确保数据真实、 准确、可靠。尚未开展 VOCs 监测的城市,要抓紧加强能力建设,开展相关监测工 作。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23 年 VOCs 治理市场空间将达到 667 亿元。公司抓 住机会,以 VOCs 作为“十四五”大气监测重要指标为契机,前瞻性的研发并推出 “VOCs 高效治理树脂吸附技术”,该技术于 2021 年纳入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 综合服务平台技术成果库。

双碳政策背景下,碳捕捉吸附材料应用空间广阔。“碳中和”政策积极推进,CO2 捕捉技术具备发展潜力。近年来,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相继 提出碳中和目标,碳捕捉与利用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目前是全球范围内 的研究和产业化热点。根据研究机构预测,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在 2025 年产值规模超过 200 亿元/年,到 2050 年超过 3300 亿元/年,2025-2050 年平 均年增长率为 11.87%。在此背景下,公司开发的 LXQ 系列废气 VOCs(挥发性有 机物)吸附分离材料可用于中低浓度 VOCs 的分离回收,包括烷烃、卤代烃、芳烃 及低碳醇、酮类、酯类等有机物。二氧化碳专用吸附材料用于二氧化碳捕捉,对于“碳 中和”尤其具有意义。在 CO2 捕捉方面,公司自 2018 年提出“未来环保”概念,与欧 洲化学品公司合作,投入资源快速推进 CO2 捕捉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已经实 现了向欧洲市场供货,建成了商业化应用案例。未来这一技术在火力发电、天然气 处理、钢铁生产、煤化工、化工生产、水泥生产以及直接大气捕捉等场景具有广阔 应用空间。

2.6 化工与催化

在化工应用领域,公司主要提供离子膜烧碱用螯合系列树脂、双氧水、多晶硅 等原料纯化树脂、MTBE 等系列催化树脂。经过不断改进工艺,产品质量得到广泛 认可,在国内三十余家氯碱企业得到良好应用。其中,BDO、MTBE、离子膜烧碱、 双氧水、多晶硅等领域形成规模供货。2022 年公司化工与催化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5 亿元,同比增长 68%,保持较快增速。主要系下游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行业国 产关键耗材国产替代加速趋势,公司产品销售呈现出良好增长趋势所致。从收入结 构上来看,2021 年该板块占比吸附材料达到 10%,2022 年该比例为 12%。公司凭 借优良的树脂性能和专业的技术服务,在离子膜烧碱行业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

树脂材料在化工领域需求突出,公司产品销量呈增长态势。21 世纪以来,中国 化工行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化工行业具有行业规模大、性能要求高、树脂用量多的特点,是吸附分离技术应用的重点行业。2022 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营收 16.5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中国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公司树脂产品的化工领 域应用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此外,全球范围内“禁塑令”逐渐推广将带动可降解塑料 聚乳酸(PLA)的需求增长,据 Report Linker 数据, PLA 市场在 2021-2026 年期 间将保持 7.5%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到 2026 年,全球 PLA 市场规模将达 11 亿美 元。作为 PLA 原材料的乳酸产量也大幅提升,公司所生产的吸附材料和系统装置广 泛应用于乳酸纯化,产销量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2.7 盐湖提锂

2022 年受益于盐湖提锂领域新增订单的顺利执行,系统装置收入出现较大增幅。 全年公司系统装置实现营收 4.67 亿元,同比增长 91%;实现毛利润 2.03 亿元,毛 利同比上升 43.33%。系统装置在收入结构中的占比达到 24.35%。 2022 年公司系 统装置产销量均为 101 万吨,均同比增加 21.69%。 公司提供吸附分离技术的系统装置服务,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成为利润增长点。 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阀阵式连续离子交换装置、多路阀装置、模拟移动床连续色谱 系统、高通量工业制备色谱等系统设备与材料协同,可以获取更优的吸附分离效果, 显著降低运行费用,符合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是吸附分离技术较为先进的系统装 置技术服务模式。近年来,公司加大系统集成装置业务的推广力度,与一批强调技 术创新的标志性客户展开合作,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签订多项大型盐湖提锂工业化项目,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系统装 置板块分为盐湖提锂方向和其他方向。盐湖提锂方向,公司总计签订产业规模项目 10 个,累积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 7.8 万吨,合同总额约 26 亿元,已完成并投运项 目 5 个。代表项目包括:藏格锂业、锦泰锂业 I/II 期、五矿盐湖 I/II 期改造、国能矿业、金海锂业、国投罗钾等。中试项目累计约 90 个,其中包括:盐湖股份沉锂 母液回收、比亚迪 600 吨碳酸锂中试和配套除硼、五矿盐湖 ED 浓水深度除镁、 西藏中鑫班戈错氯化锂中试、紫金拉过果措氯化锂中试等。此外,还与国内外规模 较大的矿企签订战略协议或备忘录,持续保持技术交流,协助客户项目工业化落地, 代表客户包括:亿纬锂能、盛新锂能、天铁股份、智慧农业、PNN、Anson 等。公 司多维度布局涉锂产业链,打造提锂“技术极”,不仅不断革新卤水提锂技术,而且不 断提高吸附技术在矿石锂精制、锂电池回收、伴生矿等应用水平,标志性客户涵盖 新能源产业知名企业。

3 公司未来:阿洛酮糖、礼来减肥药、层析介质

3.1 新项目募投,产能持续释放

公司西藏地区盐湖提锂布局进一步推进。2021 年下半年以来,公司作为全球领 先的盐湖提锂技术提供商,紧抓住行业机遇,凭借丰富的技术积累,以及藏格、锦 泰、五矿等多个成功工业化项目经验,陆续签订多个盐湖卤水提锂产业化订单,布 局的多个盐湖提锂项目已成功运行,已投产和在建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达到近 8 万 吨。据公司公告报告,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藏格锂业 10000t/a 碳酸锂的吸附段设 备、锦泰锂业 3000t/a 碳酸锂从卤水到碳酸锂的整套生产线、五矿盐湖 6000t/a 碳酸 锂的吸附段改扩建项目,多个盐湖提锂项目成功运行,公司推动了盐湖提锂产业化 进程。此外,锦泰二期 4000t/a 碳酸锂整线项目已投产;西藏珠峰 25000ta 吸附段 第一批设备已发货;亿纬锂能金海锂业 10000t/a 碳酸锂项目主要设备已发送至客户 现场,目前正在安装;金昆仑 5,000t/a 碳酸锂项目已开展调试运行;国能矿业万吨 级氢氧化锂项目已完成技术方案,正在配合业主完成环评等审批程序。

公司注重重视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据公司可转债公告,公司还拟使用募集资 金 59000 万元用于新能源金属吸附分离材料生产体系扩建项目,新能源金属吸附分 离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新能源金属吸附分离技术营销及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等。此次 项目的投产预计将为公司新增锂吸附剂 1.2 万吨/年及 4 万吨/年碳酸锂盐湖提锂项目 所需系统装置的生产能力,并扩大包装能力及库房储存能力,将有助于公司突破现 有产能瓶颈,把握市场机遇,满足未来的市场增长需求。

3.2 大力发展生命科学板块,打造公司新增长极

持续加大生命科学板块的研发创新投入,市场开发加速。2022 年内,公司部分 产品取得关键性进展,硬胶 proteinA 亲和填料已成功推向市场,完成客户小试验证, 性能较好;oligo dT 填料已完成广泛的客户验证,性能获得认可,正在持续根据客 户项目进展使用;连续流层析系统完成客户项目现场实验验证,各项指标达到工艺 设计要求。 公司新建年产 50000L 的层析介质生产车间,新产能即将释放。得益于前期的 研发投入,公司目前已实现软胶和硬胶生产的全覆盖。此外,公司 2022 年新建 50000 升/年的层析介质生产线,总产能达到了 70000 升/年。新产能的建成,一方面将有 效缓解现有产能不足,缩短供货周期,提升供应能力;另一方面,新生产车间参照 GMP 规范设计和建设,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此外,新产能建成后,可实现单批次产 量 2000L,满足部分客户对填料单批次使用量的需求,提高客户自身产品的批次稳 定性。

3.3 礼来减肥药打开固相合成载体市场空间

礼来减肥药迅速发展,拉动公司固相合成载体需求上涨。随着 GLP-1 受体激动 剂类药物成为降糖药物开发的一个热点方向,加之 GLP-1 的潜在减重效果催生旺盛 的市场需求,根据医药经济报,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减肥药市场将达到 63 亿美元。此外,中国市场尚无正式获批用于治疗肥胖症或超重的 GLP-1 类药物,加上中国目 前的 GLP-1 市场仍在增长,礼来的减肥药 Tirzepatide 在中国将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近两年来,礼来减肥产品发展迅速,2023 年 2 月,礼来宣布其在研的减肥药物 GIP 和 GLP-1 双受体激动剂 Tirzepatide(商品名:Mounjaro)用于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 的中国 3 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这意味着 Tirzepatide 未来在中国的注册申报 将进入新阶段。礼来减肥药的生产采用的是固相合成法,而公司布局多肽药物的固 相合成载体很早,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公司作为礼来固相合成载体的独供,预计 未来业绩增速较快。

3.4 国内阿洛酮糖审批进度加速,公司材料+设备迎来新机遇

国内阿洛酮糖审批有望加速,阿洛酮糖有望成为公司新业绩增长点。阿洛酮糖 是一种天然单糖,果糖的差向异构体,是新型的低热量功能性稀少糖,目前已经在 美国通过了 GRAS 认证,并已在墨西哥获得 GMP(良好生产规范)水平的批准,但阿 洛酮糖在欧盟和中国还未获批。2020 年 11 月 8 日,国家卫健委第一次受理 D-阿洛 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报,此后,又 4 次受理了 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 报,预计今年将会有突破性进展,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纷纷把握机会,积极建设 阿洛酮糖产能。在业务方面,蓝晓科技可为阿洛酮糖生产提供定制化服务和一站式 分离纯化解决方案,其阿洛酮糖提取工艺从玉米原料到最终的阿洛酮糖产品的加工 过程中,公司可提供包括:离子交换脱灰、活性炭脱色、色谱分离等完整的纯化工艺, 实现高品质结晶阿洛酮糖,液体阿洛酮糖的生产。阿洛酮糖生产目前最为核心的工 艺单元,一个是果糖差异化异构,一个就是纯化工艺。其中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 SSMB 顺序式统,可用于阿洛酮糖/果糖的分离,得到高纯度的阿洛酮糖产品,纯度 达到 98%以上, 并已经实现产业化订单生产。阿洛酮糖的放量带动了公司材料+设 备的需求。

4 公司注重研发,发挥服务模式优势

4.1 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注重研发创新,和研究院、学校加强合作,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2 年, 研发费用支出 1.21 亿元,占营收 6.3%。截止 2022 年末,公司获得国内授权专利 53 项、PCT 授权专利 5 项,处于申请阶段国内专利 42 项, 国外专利 17 项。“吸附 分离聚合材料结构调控与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报告 期内,公司还新建了多个试验室、试验线,包括生命科学细胞实验室、基因工程实 验室、金属资源提取试验线等,为研发创造出良好的硬件条件。另外,公司注重研 发人才的培养和招聘,不断充实研发人才队伍,招募国内外顶级名校人才,为战略 目标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公司产品及技术创新方面成果显著。公司软胶及硬胶的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 ProteinA(抗体纯化)、Plasmid(质粒纯化)、Core400、Core700(动物疫苗纯化)、 LargeScale 系列(高刚性高流速产品)等形成了批量销售;ProteinA 抗体纯化产品通过 FDADMF 备案,客户应用便利性进一步增强;均粒 UPW 系列树脂持续放量, 加速芯片级超纯水应用树脂国产化。

4.2 服务模式优势

公司率先提出成套吸附分离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模式,可满足不同客户的 柔性需求。多年来,该业务模式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公司开发出了阀阵式连续离子交换装置、多路阀装置、模拟移动床连续色谱系统、 高通量工业制备色谱等系统设备,并已承担上百项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客 户区域涵盖国内、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等,覆盖食品加工、植物提取、盐湖 提锂、生物医药等诸多下游领域。为支持项目高效执行,公司还建成了远程调试中 心,可以在公司总部对异地项目进行安装、调试指导,这些都将对整线项目的实施 起到良好的支撑和保障,促进业务的平稳健康发展。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关键词: